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戒网叛逆学校咋搞

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专家顾问苑宁宁:当你家庭教育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甚至是家庭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失职的时候,我们的政府是要进行干预的。这种干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软的干预,一个是硬性干预。所谓软的干预就是,你家庭教育过程当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你可以主动向我们政府提供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来寻求帮助,?当你出现了严重的家庭教育失职,导致孩子出现了比如说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这时候政府和我们的司法机关要强制你父母接受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发力,该法明晰了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人是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时规定地方政府、学校等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指导、做好服务。可以说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了彼此责任边界,在边界内独立担当,而为国家培养人才,又提出了相互支持和协同的要求。于学校而言,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国家给予的使命,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继续做好家庭教育中对家长的指导,如家访活动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工作坊开展亲子沟通艺术的学习、父母读书沙龙更新父母育子理念等,共同营造对孩子温暖而有力的爱的教育。

3、家长焦虑影响孩子:入园焦虑而产生压力的不止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许多家长感觉不到自己的焦虑,但在日常说话中就会不自觉的经常说,你吃饭这么慢,上幼儿园怎么办啊?还有一些家长因为不舍得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产生担忧焦虑,哭泣等症状,把压力和情绪无形中传递给孩子。

1.过去几个月中,孩子在家的状态比较放松,有些孩子在上网课的时候才拖拖拉拉起床,而开学后状态就不一样了,需要“急行军”。所以家长要及时帮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更好进入开学的状态,帮助孩子从家中的“悠闲”状态及时调整到上学状态。

2.孩子对上学有抵触心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习困难,课堂上老师讲的听不懂,回家里没人辅导,导致进入二年级后学业就跟不上了,加之作业量又增加,孩子的对学习的抵触越来越强。因为学习成绩差,导致他自己对学习也没有兴趣,老师的批评、指责,在校的监督,使他产生了自卑情绪以及厌学情绪。

3.如果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目前小学基础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重智轻德的培养,尽管在文化课教学上面已经使尽各种手段,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学业成绩平平,甚至很糟糕。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恰在于学校教育普遍忽视培养孩子们好习惯好品质,没有好习惯作为学习兴趣的强大支持,不少孩子会早早出现厌学现象。

4.如果您的孩子符合定年龄,选择骑自行车上学,请您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如果学生家长不遵守律规,擅自允许孩子骑摩托车(电瓶车)、电动自行车上学、回家或游玩,由此引发的一切安全责任及后果,均由学生、学生家长(监护人)承担。

5.真实家庭一:来自安徽的张璐(化名)今年35岁,如今是一家地产公司的高管。在北京打拼的十年间,张璐既结了婚也买了房,如今还有一个5岁的孩子,如果没有户口的约束,张璐也许早已决定扎根北京。然而由于夫妻二人都没有北京户口,孩子在北京就学无望,已被送回老家。张璐表示自己“强烈需要”北京户口,“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没有户口上学都是难事,我们一家人也将面临离开北京的选择。”

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特别是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平时相品德方面,要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积极参加社区、中小学校等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家长们也苦恼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最后,每一个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不尽相同,我们要根据孩子出现不同的心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去解决,我们在要求学生成绩的时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成绩固然重要,健康的心理同样不容忽视。

很多父母愿意花时间帮孩子挑衣服、买食物,为他们报各种补习班,甚至将精力投放在为孩子的将来铺路的事情上,却不愿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一起交流、散心。

明亮多彩的颜色,各式各样的教具,风情各异的地毯...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设计,让每个孩子来了都不愿走~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