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荣成叛逆期孩子学校犯错了

  

我在海南一所初级中学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校长亲口告诉我,他们学校每年有毕业生800多人,这些毕业生中大约30%升入普通高中,30%升入职业学校,40%流落社会。这些孩子就业不到年龄,打工没技术,精力又过剩,很多游手好闲,甚至走上吸毒及违法犯罪的道路。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家里没钱供他读书,而是因为厌学。这类孩子通常来自两种家庭,一是留守儿童,二是离异家庭。“林昊,这孩子我是不会生下来的,我就只要林曦一个孩子,如果不是你我们家曦儿怎么会想不开,这孩子投错了胎,有我们这样的父母为了不让他变成第二个曦儿我不会把他留下来的。”妈妈愤怒的拽着被子,她已经失去一个孩子了她不想也不愿让这个孩子在出生吃苦。

我们有很多家长觉得,打孩子、骂孩子是必要的教育手段,可很多时候,这都是父母将自己的社会心理压力、焦虑、恐惧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的一种情绪宣泄。

1.“双减”策落地后,孩子们是开心了,可是家长们却越来越焦虑了,补习班被取缔之后,孩子们就少了一个学习的途径。

2.很多孩子到上小学之后都有拖延症,上学拖拖拉拉的容易迟到。这其实是因为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形成时间观念,上幼儿园很少有迟到的说,孩子就喜欢拖拖拉拉。

3.2、父母的过度控制。这会使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很多父母都是如直升机般的存在,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类父母就跟直升机一样天天盘旋在孩子的头顶上,询问:你吃了没有,你穿暖了没有,磕了会不会疼,会不会学习下滑等等,天天关心孩子的所有一切,就会搞的孩子特别紧张,然后变得异常焦虑。

4.短短一个月的学拼音时间,拼音字母都还未熟练就开始学汉字,天天在焦虑中和孩子抓学习。从快乐的幼儿园转场到紧张的学习气氛,家长们直叫受不了。比孩子更想回到幼儿园去。

5.山东发生一起事件,位置在济南,该视频发出后,网友们更是感叹。“熊孩子不想上学居然被家长塞进后备箱,路人发现后误以为犯罪忙报警”。

许多宝妈人爱他们的孩子,禁止他们做任何事情。她们总是主动帮助孩子做每一件事,不愿让孩子受一点苦。事实上,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家长也可以:与学校工作人员交谈,了解他们如何提供帮助;与学校工作人员讨论如何让孩子来学校上学的策略,例如:学校可能会帮助孩子“分阶段返校”;与孩子朋友的父母交谈,了解他们是否可以帮助您,例如帮你接送孩子。

这是父母潜意识里对贫穷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把这种焦虑投射给孩子,希望孩子和他们一样体会窘迫的感觉,让孩子理解自己曾经的艰难。

我们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竞争焦虑、生存焦虑,但是一定不要忽视了教育和成长规律。教育最根本的意义不是“教人成材”,而是“教人成人”。以培养人格健全为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日后应对步入社会面对种种挑战的能力。所以说,三观正,人品好,个性成熟,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还能尊重体谅他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才会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刘勇华:坚守一线的“质量捍卫者”

首付比例可低至7.5% 山东胶州市再降买房门槛

【直播实录】《校车运营服务管理》系列团体标准发布会

有城市试行"取消公摊",大半个月后,房价涨了么?

青新学吧|岛城教师个性化培训平台

【青视点】这个春节,青岛有什么不一样?

近8000套房源将集中亮相 2024城阳区线上房展会即将盛大开幕

知豆汽车跑出品发展“加速度” 促产研销全链路提质升级

市三医呼吸团队拯救“仅存一丝缝隙的气管”

市民反映211路长期晚点 运管局答复解决

日媒还原永濑廉受伤真相 称其被工作人员不小心刺伤耳膜

“冬趣崂山”采风走进百果溪谷 实地感受现代化大美乡村

【青视点】GDP增速上升4个位次!即墨重回青岛区市增速三甲

突发肠梗阻引发肠坏死 市三医胃肠外科全力抢救生命

“日行一疝” 24小时解决“疝气”烦恼

贾少谦入选2023年“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

“祥云”AS700载人飞艇完成首次转场飞行

市妇联走进社区开展“巾帼爱·暖心行”志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