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问题孩子叛逆教育学校咋办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学生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在日常学习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6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奖励,比如给孩子买本书,买支精致的笔或者日记本,让孩子每天都养成阅读的习惯或者写日记的习惯,这些东西都能很好地激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对学习的兴趣。

当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负面的,就会引导孩子联想,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吃饱睡好,也没人跟我抢玩具,爸妈也总能第一时间回应我的需求。从而让孩子觉得这里不好,我上学不快乐。

可是结果呢?恰恰相反,孩子非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学习习惯”这个词用之尚早,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抵触“看书”这件事了,她觉得做这件事的时候,她受到了限制,她很抵触这种感受。

孩子不爱上学,让父母们感到很苦恼。学校生活是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要在这里度过大部分时间,学习知识,学会成长,而且,还要学会和别人相处。学校里有很多新鲜好玩的事情,还有那么多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本来应该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地方,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校呢?

莲塘小学校长邓英姿表示,教育是一个长线的工作,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庭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联合教研活动是开展幼小衔接尝试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关注孩子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共同助推孩子入学的无缝衔接。

再买另一款铅笔,卷笔刀,有很多孩子对上学感兴趣,源于孩子们对新文具有了新的期待,每一天早上一睁眼,想到新书包和新文具,信心满满地就起床了。

如果孩子开学表示不想去上学,父母也应该合理引导,直接指责比如“不上学怎么行,大人每天上班都没说累”,或者完全忽视不理“别磨蹭了快走吧”,都不能解决他内心的问题。

程跃:孩子的心理问题常常与家庭相关,与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不如关注自己夫妻关系的和谐,和亲子关系的和谐问题。但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会有自己的表现,如情绪变化、不愿与父母沟通、疲倦、不愿上学、成绩下降、作业无完成,失眠、饮食问题等等。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