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全国专业的叛逆学校如何弄

这是个好问题,我想回答一下,对关注我的网友们有一些参考,其实,这套回答将对于孩子6-13岁阶段的家庭教育有所参考和帮助。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厌学情结来自于孩子的0~6岁。特别是现在的幼儿园,或者是家长,在孩子3~6岁这个阶段,让孩子写作业,甚至是认字,搞一些计算等等等等,是极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尼泊尔近一半的国土海拔在4000米以上。要上学就得走到山脚下的镇上,必须穿过弯弯曲曲的特耳苏里河。每年雨季来临时,河流都会宽达60米,离这里最近的桥还在几公里外。孩子们只有一种方式过河,那就是乘滑索。

1.身为妈妈,在教育自家孩子的过程中经历过焦虑;身为老师,接触了很多学生的父母,感受到了他们的焦虑,无奈。身处困境时,有那么一束光来指引你,引领你走出困境,让生活变得阳光、明媚,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2.其实人生不仅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放宽期待,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想:“我希望能坚持上学,但如果还是请假,我可能会难受、失望,但我仍旧会有喜欢的事可做,仍旧可以好好生活。”

3.故事里妈妈跟孩子换位啦!妈妈害怕去上学,她怕得很。不论我如何解释她也不愿意去学校;上学路上她简直迈不开腿;上课铃响她也不愿意放我进教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角色互换后,孩子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妈妈的心态哦。

4.我会告诉他们,最重要的不是解决孩子的核心症状、也不是什么时候能上学的问题,而是解决他的人际交往障碍,如果解决了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那么核心症状和上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这个事情很小,但类似的事情会在孩子身上不断发生,所以我觉得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这种沮丧情绪,尤其是在孩子上学后,孩子会遇到更多的比较,而比较很容易让人沮丧、失望。

家庭教育这个名词最近频繁地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很多家长朋友都在向我请教这个问题,一方面我觉得很开心,因为家长们终于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我又有些担心,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把孩子一步一步推向深渊!

玩笑归玩笑,孩子毕竟第一次离开父母,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度过8-9个小时,家长有点担心焦虑,怕孩子委屈了、受伤了,也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爱是懂得放手,孩子既然已经到了该上学的年级,就有能力自己独立去面对一些事情。

我们那会儿上学,根本不用接送的。孩子们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后,一起背着书包回家。没有一个家长送孩子上学,也没有一个家长接孩子放学。所以说,这是一个现社会问题,不是家长非要接,硬要送,而是每个家长都在接,都在送。其中必然有着家长们心中的道理与忧患。

孩子入园一个多月了,有的孩子已经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节奏,而有的孩子还很不淡定,依旧上演着“肚子疼”、“伤离别”等各种剧目。这帮不淡定的宝宝背后,有一群更焦虑的爸爸妈妈们,妈妈们尤甚!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