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期青少年学校怎么办

未来的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在教授具有共性的知识和思维之外,承担了发现和发展兴趣与天赋的个性化责任,充分调动每个孩子成长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不要期待学校老师社会,像父母一样对待孩子,其实这位爸爸也说了,老师不同意我们就不穿了,在家穿,这就挺好的,但这一出,是图啥呢?

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在生活实践中教孩子学会做人。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出现一个重大的误区,就是家庭教育趋向学校化和知识化,这是极为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促进》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家庭教育从学校附庸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回归家庭教育的正道。《家庭教育促进》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第三条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划重点:家长们要是有满意的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可以考虑提起几年就先报名。理论上说想提早多久就提早多久,甚至孩子刚出生就报名也行。而且不需要提供什么文件,小学的话一般就填个表格提供一些基本信息。

在早教中心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家长产生误解,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耐心等家长说完,然后一一再向家长解释,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教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只会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自己有偏见,或者认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不利于沟通。教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更易于家长接受。

老师是一群很特殊的人,陪着学生的时间要比自己的孩子多。我们学校很多年轻结了婚的老师跟很多家长一样,没有时间接送自己的孩子,平时只能让爷爷奶奶照看甚至是接送自己的孩子。

校长助理吕艳艳老师在总结讲话中对李老师的讲座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在《家庭教育促进》和“双减”策出台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融合,打造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合力,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事实上,《家庭教育促进》既有倡导性、引领性规范,也有强制性规范。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明显差错,村(居)委会、父母所在单位都有批评教育和督促的权力倘若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乃至未成年的孩子走上歧途,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院也可以出面干预,并对强制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作出具体规定。

其次,依执教,依施教,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的颁布,把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改变了家庭只是学校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切实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内容,科学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与家长建立起紧密的育人共同体。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