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治疗抑郁的学校怎么解决

我发现现在低年龄段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视,有些孩子两三岁家长就会主动找我们进行评估。但是也有不少的家长孩子心理问题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才会主动找我们,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当孩子出现拒绝社交、自残、厌学、辍学等情况的时候,家长觉得一切不可控才会积极主动求助。其实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就像火山一样,压力和情绪不是突然就有,而是他们一直在积累,平常也在蠢蠢欲动,只是很多家长都是等爆发才去关注。孩子学习不好,很多家长不问原因,就认为是孩子懒惰,不爱学习。有些家长甚至盲目地打骂孩子,导致物极必反,孩子的学习更差了。对于孩子学习不好,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每个家长都避免不了希望孩子过上幸福生活的念头,但很多家长因此而焦虑。其实,这些家长是还没接纳自己,所以会在孩子身上焦虑。

家长不要下意识认为孩子哭就是不听话,相比较于说教,家长要了解哭闹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不要简单的用一个焦虑来敷衍事实!我也是孩子的家长,我也有自己的孩子!孩子学习一般,让人辅导一下,在学习上进步,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有错吗!我不焦虑,但是我要对我的孩子负责!每个人自打一出生,就展开了残酷的生存竞争,还好有高考这么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让我们没有背景,没有社会资源的家庭拼上一拼的机会,既然是机会,谁愿意错过呢,更何况读书这东西,错过了这个年龄,就再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了!所以不要用焦虑一词来敷衍!优胜略汰,适者生存,强者生存,这是自然之道,谁也无改变,只有去努力适应和争取机会让自己变强!

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幼儿园还继续享受老师给予的关爱;更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赵老师告诉家长,入园焦虑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多负面影响。如果孩子的心理负担长时间都无得到疏导和缓解,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暑假已经结束,学生们回归了校园。由于暑假自由成性,很多孩子产生了“开学焦虑症”,在新学期可能会有疲倦、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1、其实一个孩子不想上学了,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的“燃点”,就是为什么而学。简单说就是找不到学习的动力。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