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带你了解全封闭式改造学校咋办

河南小康网讯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日,为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加强该校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安保人员对突发暴力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强校园师生的安全感,4月14日上午10时,开封市第十中学联合宋门派出所组织开展了校园保安防恐防暴安全演练活动。据中国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0.81亿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且施暴者有90%是男性。据报道,全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在她的一生中遭受过暴力、性暴力或虐待,家庭暴力问题已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入园焦虑,是分离焦虑的一种。分离焦虑的范围比较广泛,是指和自己重视的人分开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成年人也会产生,入园焦虑特指孩子入园时所产生的焦虑表现。

1.因为担心他不愿意去上幼儿园,我们还问朋友借了本中文绘本《汤姆上幼儿园》,准备跟他做入园之前的心理建设。担心孩子会有分离焦虑,进而有上学的抵触情绪。当我们5月中旬和老师约谈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都是多虑了。

2.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慢慢放手,要让孩子从小明白父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上班工作赚钱,养家,供孩子长大上学,逐步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孩子注意某件事或做某件事时,孩子没有主动叫家长帮忙的,家长就不要去帮他。包括吃饭、喝水、穿衣、将来上学等,给他自由宽松的环境成长。

3.如果父母本身焦虑不多,相信孩子能够很好地入园,相信他能够保护好自己,相信他能够和同学有好相处,相信老师会保护好他们……父母的安全感很足,这种安全感会带给孩子信心,会让他们觉得,我是可以的。

4.可以通过绘画、手工、音乐、舞蹈、游戏等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正在发生什么,疏导、宣泄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转移孩子对身体的过度关注。

5.孩子不上学,你不要急着让他上学,一定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不上学。孩子不上学,都是为了解决在学校被歧视、受恐惧、不舒服等问题,所以他不去。

高秀琴从“什么是校园暴力”入手,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教会同学们如何判断校园欺凌行为,通过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欺凌产生的严重危害,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这场法治报告也让同学们学会了应对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方法,并引导他们要从自身做起,敬畏生命,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友爱同学,择善而交,远离电子游戏,远离毒品,学会自我保护,勇敢地向校园暴力、欺凌行为说“不”。

孩子年幼,即便送去上学后交给老师照顾,家长们或多或少也会挂心,多和老师交流孩子情况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比如:

中考和高考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考试,是会改变孩子未来命运的考试,家长紧张,焦虑是比较正常的,但作为家长不能让自己焦虑和紧张影响孩子的学习,影响孩子的考试,所以家长要克服自己紧张和焦虑情绪,不要把这种紧张和焦虑传到给孩子。

无论是采取“摇号上学”、还是“划片上学”、还是“就近入学”,教育的资源都尽量保证均衡,让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还是要看得长远些。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