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南京江宁青春期叛逆孩子基地

与老师沟通之前,家长首先,不要过多的期望教师会无微不至的关心到自己的孩子;其次,不管教师反馈孩子的好和坏家长都能欣然接受;最后,倾听孩子的反馈意见,让孩子变成问题的参与者。这样,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与老师沟通起来就会比较畅所欲言,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听完今天的讲座我觉得受益匪浅,对郭博士提出的我们现代教育中最欠缺的是情绪教育深有感触,譬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抑郁,甚至发生更激烈惨痛的事件,这也督促我们家长要学会从只关注孩子外在的成绩表现,转为更多的从内在关注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心理,而不只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说教,学会陪伴鼓励和倾听,先解决情绪问题,再共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

律如何管教育孩子这件“家事”?周婷透露,对发不发这份指导令,盱眙院内部起初意见不统一,反对者认为院司应当保持谦抑性,司干预应当适度,而且官手上案件很多,非常忙碌。赞同者认为,院不仅要审查犯罪事实,还要找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且家庭教育促进赋予院根据情况对未成年犯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力。一番研判后,院内达成共识,这名未成年犯的家长今后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对孩子能否回到正轨尤为重要,院应当帮助家长,与家长一起为孩子出一份力。

“我不想去学校!”想必各位家长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吧,从幼儿园开始的每个学习阶段,总有孩子产生厌学、不想上学的情绪,家长们的解决方法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直接忽视型,对这些话直接充耳不闻,当做是玩笑话,该送去学校还是送去;火山爆发型,听见这样的说辞直接发火,责骂孩子甚至动手“教育”;梨花带雨型,听见孩子不想上学,不断哭着说自己多辛苦,供他读书多不容易之类,让孩子产生愧疚然后去学校。

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为此家长们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财力,这也使得家庭教育在当下显得十分重要。在所有的家长中,有一类特殊家长,那就是老师:从别人孩子的角度看,他们是老师;从自己孩子角度看,他们又是父母。

不少家长反应说,自己家的孩子去补习班也有挺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是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觉得十分的苦恼。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出自家长本身,看到别的家长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自己也不甘落后,盲目跟风也给孩子报上,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是不是真的适合去上补习班。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教授对家庭教育立背景下如何促进教育优化、如何推动家校合作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双减”策实施背景下,为切实有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引导孩子,泰山路实小特邀新吴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邹老师来校,为家长们进行主题为“教导有方??引导有道”的线上心理讲座。

幼儿的早期教育是很重要,可是家长也不要一味的逼迫孩子学习,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孩子既学了知识,又不会因此产生厌学的心理,毕竟孩子还小,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孩子的童年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