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技术分享上海虹口管理叛逆的孩子学校咋搞

他在家的情况使我很惊讶,针对此问题借本次家访这一契机,我及时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细致地了解他在家的生活状态,并且与他妈妈共同分析了孩子这种行为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对家庭环境强烈地依赖与信任,从而加强了他们对学校环境的陌生感。在家中长辈对孩子全方位的关爱与照顾,让孩子在面对较为陌生的环境时无法找到那种熟悉的依赖感,因此封闭了自己。于是我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要相互配合,家长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让孩子学会面对陌生环境,接触陌生同伴。家庭教育指导师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家庭,主要目的是把家庭塑造的更加和谐、稳定、幸福、美满、积极以及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亲子沟通不畅、孩子厌学、家庭不和谐、家庭进取性差等)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且做出指导。可以说家庭教育指导师是家庭的导师和医生

多方面了解学校,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理念和方向上的一致,用积极的态度认可学校、相信老师,畅通家校交流渠道,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安心工作。

1.亲爱的各位家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落实好“五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让我们家校携手,阳光起航,共同助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教育孩子,在学校要靠老师的言传身教,家庭上要靠家长的以身作则。“玉不琢,不成器”。“养不教,父之过。”这些古人教育孩子的话,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作为家长,我将全力支持老师的工作,共同培养好祖国的未来。

3.孩子成才重在学校教育,孩子成人重在家庭教育。实施“双减”工作,还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比如,我们学校就与高校家长形成积极的联动,成立“心窝派”家长工作坊、创设“百名博士进校园”活动,对家长进行引导与培训。如何进行更好的家庭育人,我给出三点建议:

4.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往好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学校的行为不能越线或者有过分的行为。为此我特别提倡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配合学校工作。一直以来,我都赞成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工作,因为这可以增加家长与学生一起对于学校的归属感,还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与家长共同成为有团体荣誉感的人。

5.在场的一位老师向陈璟琦反映,已经询问过孩子了,他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但是哪所幼儿园,孩子也答不上来,只知道早上是奶奶送来的。陈璟琦立即组织学校保安在校门口寻找孩子家长,但没有找到。

但是也要避免过度奖励,如:没做到某些要求,就无偿享受某些东西,虽然不会给孩子造成负担,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厌学的心理。家长应该从小给孩子建立一种强制性的目标感。

疫情时期,每门课都承担着它的责任。除了语数三科,音乐老师用优美的嗓音带领孩子们感受《红河谷》的浪漫,美术老师教孩子们用画笔纾解心情,体育老师激励孩子们积极锻炼增强体质,科学老师培养孩子们探索地质的奥秘,信息课帮助孩子们更适应电脑。我还听到班主任老师在道德与治课上叮嘱同学们:一是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按照要求做核酸;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在校的学习习惯,做个自律的好孩子。疫情期间,可以看出学校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想象出家长们工作和育儿的双重压力,所以时不时就给家长们加油打气。

辛颖校长表示,现在国际学校的选择很多。如果所选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自己契合,孩子在就读时非常喜欢、非常热爱、非常享受,每天都很高兴地去上学——这样的学校就是最适合的学校。

往往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家长的期望,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校表现情况,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家长要更多一点的投入精力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了解知道孩子什么时间该上学,什么时间放学,完成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其学习的关注,当然在学习上就会非常用功,努力把学习搞好。有的家长总是说,工作太忙。我说,家长在忙,又是为了什么?现在有许多的家长把精力用在为孩子攒钱,为孩子攒个房子,为孩子攒个媳妇,那你有没有想过用你现在的精力去为孩子攒个高素质,攒个孩子将来吃饭的饭碗。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