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全国正规的青少年叛逆学校咋办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可以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个习惯不会被消灭,只有被其它习惯替代。当忽视了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孩子自然而然会养成坏习惯,而要改掉一个坏习惯要付出更多努力,甚至一辈子也改不掉。所以,从现在开始,从暑假开始,帮孩子养成好习惯才是你最最重要的第一课。要教育孩子做到不买“三无”食品(无商标或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不到无证摊点、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教育孩子购买食品时要做到“一看二闻三触摸”:“一看”是指看外观及包装。仔细查看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按要求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条件、生产厂家及其证照等信息,认真观察外观是否正常、包装是否破损、食物是否变色等。“二闻”是指闻气味是否正常。“三摸”是指触摸商品判断是否腐烂变质(如水果类)。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假冒伪劣、超过保质期限、无标签标识或标签标识信息不全的食品,提高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与辨别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

有家长一心只想解决孩子行为层面的问题,不关注他们的感受以及可能的内在原因。而有些孩子沉迷手机只是一种表象。他们往往陷入了厌学、抑郁、焦虑、缺乏价值感等的困境中。玩手机可能是他们回避痛苦、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唯一方式。不明所以的限制,很可能也限制了他们求助的机会。

1.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还会总是找借口。让自己的失败合理化,这是很多孩子犯的通病,讨厌学习,而且总是为了逃避学习而各种推脱和磨蹭。有的时候这些孩子身上还会出现“阿Q”精神,错误的安慰自己,却从未真正的找到自身的原因。

2.厌学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了,不分种族、年龄、地域、国家,和学习成绩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学习带给他的不是成就感,他也不感觉到快乐,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得更多是压抑、是痛苦,是一种压力和责任。学生群体中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的发病也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凡事有因就有果,心理问题也是一样,需要了解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如何来预防和治疗厌学症。

3.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厌学症是由于孩子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有的孩子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

4.这个原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新环境带来你的不适应是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不愿与人接触的,与老师同学关系达不到睦相处,有孤立和被排挤的心理感觉,长期以来就会出现厌学的现象,让孩子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就会厌学了。

5.好多家长不清楚,其实孩子的问题,就像是一株株野草一样。无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成长问题,只能说明这些问题已经生长出来了,只是被你看到了而已,但是孩子真正的核心问题,往往是隐藏在土壤下面的。所以,仅仅解决表面问题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孩子沉迷手机、厌学的根本原因就是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孩子内心缺少了自尊、自主和自信。

孩子如果已经5、6岁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我们也知道很多家长会习惯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跟孩子玩。

刘亮博士认为孩子的厌学不是某个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一个系统问题,是孩子背后的社会、学校、家庭这个系统的问题。

对于这些厌学原因是不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想到,如果你也没有想到的话,那么,是不是就该反思下,找到自己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然后,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吧。

如果孩子们努力学习,他们也应该得到奖励,让他们觉得学习和训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请不要责备他,而是帮助孩子仔细分析试卷,找出他做错一组问题的原因,并展示如何处理厌学心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