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技术分享问题孩子学校咋搞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去提升当好一个家长的话,那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很小。大部分家长其实是不知道要怎么提升自己的?有的家长就会被生活中的各种焦虑捆绑,无形中家长会将这种焦虑传达给孩子。父母在孩子考试成绩下降后,首先不是去苛责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是粗心导致,还是就是对所学知识没有掌握还是因为孩子有某种因素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不想上学所以考试成绩退步呢?

曾小军说,《家庭教育》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一般来说,孩子逃学、厌学都有一些具体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基础差,怎样用功学习也赶不上去,干脆不想学了;对于这类学习基础差的孩子,要在校内和家里抓紧“补课”,尽快使孩子补齐漏洞。

“孩子赶着上各种培训班,家长疲于接送孩子,比上班还忙。”这样的“周末现象”曾令不少家长深陷其中。“这是一种过度教育下导致的畸形模式。”郭曼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郭曼宇曾受聘太原市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省妇联山西女性文化课堂特聘教授,从事国学教育、家庭教育研究10余年。她说:“过去,过度的分数人格化导致了过度的教育,家长们一股脑地追求分数,家庭的周末生活模式就是把孩子送去各种培训班,家长没有时间真正了解孩子,孩子也没有时间围在家长身边、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经历着什么。这种亲子相处模式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双减’策之下,有望让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回归到正常的模式。这是好事。”

但是除了会有孩子上演这样的情感戏外,在家中,很多家长由于孩子要去学校上学,也会偷偷抹眼泪。很多家长觉得这是爱孩子的表现,但是仔细想想,家长也有分离焦虑。

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电白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案时,针对6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监护、教育意识缺失,均存在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问题,于1月26日召开家庭教育指导会,并邀请茂名市家庭教育协会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专题授课。

双减策落地之后,中小学文化课教育机构也在寻求转型,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其中之一就是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师从培养优秀学子转向培养合格家长,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优势,疏导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等,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在报考学习家庭教育导师。

对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存在监护教育不当或失管失教问题,尚未导致未成年人行为偏差或遭受侵害后果的,应当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主动提出指导需求的,应予支持。未成年人违犯罪多发地区,城市流动人口集中、城乡接合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等重点地区要结合办案广泛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