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福州闽清孩子网瘾戒治问题少年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弄清楚家长有什么问题,家长的问题如何影响到了孩子。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如果家长不能替代孩子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就从现在放手,从自己吃饭穿衣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只要在一边做好自己就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五干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孩子厌恶学习。尤其是家长爱拿自家孩子和别的小孩比,这样孩子的厌学情绪就会只增不减!我们的家长只要看到孩子稍有进步,就应该明确表示赞赏,这样做孩子才不会对学习感到厌恶和恐惧。

可能有些家长就感到好奇了:“真的会有孩子想学学不进吗,学习只要想学就能学好的啊。”不会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吧。还有些家长咨询我,孩子出现了条件性厌学怎么办?

不过还是有的老师可能去到孩子的家中和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的家长能够很好的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学习还有生活的情况,这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帮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鉴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发生各类状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沟通,掌握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在园情况心存质疑,不经调查就当众大声质问老师,或者在微信群里声讨老师,这样粗暴的方式会让真心爱护孩子的老师伤心,也可能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厌恶情绪。老师接受家长的监督是应该的,但在出现问题时,家长应心平气和地与老师积极沟通,找出真实的原因,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考不上普通高中都是学习不好,或者智商不够,脑子不够用,要不就是怪学校和老师教得不好,家长从没有想过是因为他们自己或孩子自身的原因。

教育孩子是老师和父母的共同责任,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教育全权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应该辅助老师,这样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才是最为有利的,但是许多家长所面对的现实是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忙碌了一天的家长还要同时担当孩子老师的角色,甚至还要陪孩子熬夜,这也是矛盾的根本原因。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这些不经意的话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愧疚感,而这种失落和羞愧常常引发孩子的内心焦虑和紧张,或者造成他们的“讨好型人格”。在年幼时,孩子会因为愧疚而加倍努力,而这往往也使父母更愿意通过这样的语言操控孩子的行为。当孩子逐渐成长,这种“操控”往往会造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拒绝和逃避承担责任,在学习阶段则常常表现为厌学。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