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叛逆全封闭管教学校咋搞

孩子所就读的第一所幼儿园的服务质量是远近闻名的,但是我在参加了她们园的一次家长会后,我却决定让孩子转园。原因就是她们的服务确实是太无微不至了。现在双减政策,全方面地落实。很多家长也在孩子日常生活上,做出了调整。可是家长对此表示了担忧,孩子每年都会有期中和期末考试,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心里感到着急。双减以后,停掉了孩子的补课,成绩真是有所下滑。

游戏中一些不真实、暴力的内容,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会导致孤独、易怒等心理问题。儿童也容易沉迷其中,形成心理依赖,造成网瘾。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引导儿童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已迫在眉睫。

案例中的孩子,由原来的20多分提高到59分已经是竭尽全力,可家长并不满意,且最终换来的还有孩子眼中的厌学。问孩子为什么不愿学了,孩子说:学习还不如去坐牢,我太累了!

在家庭环境中的起因还有很多,像性格因素、留守儿童、过渡溺爱、家庭暴力等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对于不同起因要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指定不同的应对方案。我们也不要单纯的认为都是家庭的原因,孩子的生活环境还包含学校的环境,学校中的交流环境、学生间的相互比拼、校园霸凌等因素也都会促使孩子沉迷与电子产品。我们不能因为问题导向就忽略了学校的因素,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们在学校都谈论的是在游戏中有什么样的装备,如何打赢了对方等等,引得其他孩子大为羡慕,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会在游戏中投入的精力更多,试图让自己获得同样尊崇的地位。

家长是孩子的首要监护人,孩子言行有问题,家长必然首先被问责。但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千篇一律,如果一味问责家长,很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围绕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变得格外的方便,并且生活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现在不管年龄大还是小孩子,基本都是人手一部手机,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没有手机寸步难行,虽然这些在方便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但同时我们生活也因为着电子设备的出现发生着改变,很多人会熬夜玩游戏,也有很多人会沉迷在游戏当中,这造成很多人的作息开始变得不规律,甚至很多人现在的生活黑白都已经颠倒了。

长期沉浸于电子产品中的孩子,不仅诱发疾病、引发情绪爆发,还会误导价值观。因为沉迷游戏,减少了与现实世界的沟通,甚至产生自闭。

人们在抵御日益发展的电子环境时缺乏力量。那些游戏操作能力不强的人可以没完没了陷入短视频、小说、购物、直播等等,总有一款电子产品满足你的“瘾”。如果人有内在的匮乏,觉得生活无聊、孤独和不被理解,又难以在现实生活上进行开拓,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多电子产品来填补,会有更多沉迷出现,沉迷类型会日趋多样化和精准化。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