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青少年叛逆有没有正规学校咋办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农村生活条件不好,缺少劳动力的家庭不在少数。有很多像上文提到的这个父亲一样,不让孩子上学。其实,他并不是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确实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开学在即,建议家长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午睡,缩短孩子的娱乐时间,每天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可以陪孩子读书、讲故事、绘画、做手工等,这样既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兴趣,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心沉静下来,减少浮躁情绪,让孩子逐渐进入上学状态。

研究发现,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着不少困惑,对孩子在家与在园的表现不一致,以及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等问题感到困惑。一些家长在调查问卷中几乎以祈求的语气向幼儿园求助,希望幼儿园能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成绩。只有20.8%的人能够上家长学校。其中16.6%的家长不愿参加,48.2%的家长不清楚是否有家长学校,14.4%的家长表示他们没有时间参加。多种多样的情况表明父母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实行父母工作、家庭共育,孩子的教育更有成效。

1、家长要先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家长的焦虑情绪,比如变得唠叨、烦躁、纠结、坐立不安、担忧、不知所措等,会传递并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此时,应通过深唿吸、调整认知、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只有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才可以有效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但是,太多家长,总是把矛头指向孩子,从来就不会自我反省,自我觉知。往往看到了孩子问题,却从来没有看到孩子本人,看到问题的根源就是父母的根基不牢,家庭教育太失败。可怕的并不是孩子厌学,而是父母自我认知水平太低太低,家长太弱,轻易指责他人太简单粗暴,恰恰就是极其弱者表现。真正的强者,往往善于首先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原因。

若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前给孩子做好入园的前期准备工作,模拟幼儿园的生活,帮助孩子消除不安、焦虑的错误心理,可以实现让孩子轻松、迅速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

这个孩子啥问题都没有,就是因为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严重地挫败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可能学什么会什么,他不可能学到什么,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好,绝无可能的事情。但是很显然,这个老师没有把这个规律告诉家长,他反而隐藏了这个规律,逼迫家长想方设去逼迫孩子,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直接就导致这个孩子厌恶学习,痛恨学习,不相信自己是学习这块料,最后提前厌学。

一些孩子拖延成性,根源在于家长溺爱孩子,替孩子做得太多,孩子做什么事都不会考虑后果如何。比如早上按时起床,这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孩子晚上不睡,早上起不来,好不容易叫起床,又会慢慢吞吞地洗漱,扒拉几口早饭,这种情况,有的家长采取孩子起床只叫醒一次的做。如果孩子因懒床迟到,家长无需多言,只用让孩子自己多思考原因即可。相信这远比苦口婆心地说教,吼教好很多倍。让孩子自己承担因拖延造成的坏结果,有了切身体验的孩子,会自己主动去调整时间。

在打骂中学习的孩子,他们会不由自主对学习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在唠叨中学习的孩子,学会了对家长产生厌烦,当孩子厌烦家长之时,一旦家长站在孩子面前,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无人监管的氛围中学习的孩子,要么自律意识逆天,要么学习方面的责任心涣散,当然出现后面一种现象的概率要比前者要大得多。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