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心理辅导学校有办法吗

社会的转型期也可能给家长带来了一些焦虑,或者说家长自己壮志未酬,进而都发泄到孩子身上。现在不是学校教育浮躁,是从家庭教育到社会体系全浮躁。学校推行减负,最后家长一个星期给孩子报八个班。每位家长都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在孩子不病之前,全是带孩子玩命,等孩子一病了,就什么都不考了,大学都不考了,孩子好就行了。你为什么不能采取底线教育?你为什么不能采取很心平气和的教育?由此可见,很多教师家长其实并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策略,非但没有利用好自己职业的优势,反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但是也有非常成功的教师家长,比如着名教师,教育专家王金战,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者,女儿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足见他的优秀,他的经验做法也值得大家学习。

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治体现,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治保障,树立起重视家庭教育的鲜明价值导向。

1.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家长是失职的。而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当中成长出来的孩子,一定会给家长制造很多困扰和麻烦。

2.据该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县3000多名教师“连心”40000多个家庭。“我们要求教师每月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家访,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提升家校育人合力。”该局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说道。

3.他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庭教育智慧,融合东育儿理念,倡导中体西用,深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休的老师。家庭建设、家风传承、家教普及,需要一批有担当的传播者,鲁老师一直走在传播家庭教育理念的道路上!

4.“双减”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缓解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但不可否认的是,家长群体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焦虑和迷茫。这些焦虑从何而来?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化解?近期,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和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主办的家庭教育大讲坛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首席专家赵石屏作为主讲嘉宾,和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分析这个问题,也给出具体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真正缓解焦虑,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第四十八条?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单位,以及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有关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意见》强调,对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存在监护教育不当或失管失教问题,尚未导致未成年人行为偏差或遭受侵害后果的,应当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如离异和重组家庭、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收养家庭、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庭、强制戒毒人员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残疾人家庭、曾遭受违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的家庭等,更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主动提出指导需求的,应予支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地区,城市流动人口集中、城乡接合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等重点地区要结合办案广泛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孩子需要教育,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家长要学习的是家庭教育,怎么管理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但似乎这一点,在落后的农村很难真正做到。这个暑假,我到净乐社区讲了两场家庭教育,向家长介绍我们学校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案例,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我是滔滔不绝讲了九十分钟,不知道这些家长是否有收获?有些家长也要了我微信,希望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我的建议。

(3)学校教育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家庭教育是第一重要的,但家庭教育也有一些力所不及的地方,需要学校来补充。

在这里我们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发展新思路,在这里我们共同探讨孩子未来,在这里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经验。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之源,必将以无限的生命力获得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