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专门教叛逆孩子的学校咋搞

“第三,是学习生活的适应。”周英说,幼儿园阶段并没有具体的学习指标和要求,但是到了小学,我们会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来进行学习。“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学校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游戏化,从而吸引孩子爱上学习。”父母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对于学校教育也是一样的,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决定孩子对老师的态度,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对学习的态度。

电子产品是有辐射的,过度使用会对身体造成辐射,造成视力疲劳,如果辐射量过大、辐射时间过长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正因为如今的小学生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才导致当今社会的“小眼镜”越来越多。家长要帮助儿童认识到电子产品是为了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工具。家长需要严格规划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制订每天定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使儿童沉迷其中、过度使用,这样不仅会使儿童的眼睛得不到休息,进而造成视力疲劳。孩子除非需要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应该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可以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上网、玩游戏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变姿势的玩上2~3小时或更长时间,这对视力有相当大的损害。

曾经教过一名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父亲、奶奶一起生活,家长忙于生计不能兼顾孩子的学习,因疫情影响,一学期的居家学习时间白白荒废,开学后学习跟不上,由于知识断层,上课听不懂,对学习失去信心。不听讲、不完成作业,我任教她们班的课程后,每节课都会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或他聊天,或指导他完成各科作业。课上为他创造回答问题机会,随时鼓励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孩子喜欢上了我任教的课程,乐于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让孩子充满自信,爱上学习,是教师最幸福的事情。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阅读健康读物。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监督孩子绿色上网,把握和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和不当消费行为。

父母如果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很关心,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负责人的家长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会经常向孩子的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随时能掌握孩子在学习的表现。

现在手机不仅成了成年人戒不掉的瘾,孩子对手机也形成严重依赖。抖音、短视频、游戏......手机里的世界充满诱惑。近日国家出台了“限制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已经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首当其冲伤害的是视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重,帮助学生学习,为学生学习服务。做人要像君子一样要恪守中庸之道,辩证的看问题,把握好事情的度,还要言行一致,有远大的理想,做人做事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教师要与时俱进,要提高专业素养,必须做到终身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还要多读书,读好书,不能沉迷于电子产品,要真正地拿起书本。教师要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比如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感、教育教学满意感、人际交往和谐感、职业情景舒适感等。教师还要有教书育人的成就感,有那种“得天下才而教育之”的气概,这样才能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乐趣和动力。

我班曾有一个学生,因沉迷网吧不能自拔,家人打他、骂他、监视他,使尽了种种招数,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便对他失去了信心,不再过问。认为他已经不可救药了。后来我试着用爱心去感化他,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给他讲道理,关注他点滴的进步,经常在班里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摆脱了网络的诱惑。安心学习、要求上进了,结果竟然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并哽咽着对我说:“李老师,谢谢你两年来对我的教诲,是你使我转变了人生态度,今后我将不负你的厚望,多加努力,力求更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