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恩施宣恩半军事化学校的开学感悟如何是好

林同学的主要厌学原因出在了价值决策和自我认知上,孩子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方向有迷茫,再加上中考前复习的压力没有得到有效舒缓,就很容易像一座大山压垮一个抗压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要教给孩子疏导情绪的方法,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寻求专业的机构尽早介入!之前有一位学员,孩子原本的厌学情绪并不严重,只是偶尔偷懒,但是一个暑假过去,成绩突然下降,家长不去找问题,反而给孩子报了三个额外的课外班,导致孩子一下子压力剧增,开始抵触学习,干脆逃课不上学了。

妈妈们聚在一起,也不是单纯的闲聊。她们会收集各种信息,比如美术老师指定的画材,学校夏令营的行装清单等,如果孩子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可能会导致孩子无融入群体,甚至被歧视。

1.第一,谈谈安全问题。如果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么安全便是生存的基础,教育部袁xx部长曾经说“安全不保,谈何教育”,为此,在保障孩子健康与安全方面,我们在教育局的指导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硬件设施方面,在学校大门外安装了摄像监控系统,这个学期,我们多方筹措资金三万多元维修改造了教室的窗子,安装了新的铝合金推玻窗子。软件教育方面,每天学生上学放学都有值周领导、老师、保安护导学生过公路,每周晨会都对学生安全主题教育,从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社会交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教育,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疏散逃生演练,让孩子理论联系实际,紧紧牵住安全的手。

2.这次培训刷新了我对教育、对学校、对孩子自身发展的认识,让我理清了新的教育思路和方向。现在的孩子肩负很多,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班、培训班,各种作业的压力,这正是压弯孩子嵴梁的罪魁祸首。“双减”和“五项管理”的实施,减的是繁复、无效、沉重的学习及管理时间,减的是对孩子学习动力甚至潜能的透支和压榨,而增加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加的是教育教学的质量。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充满创造力、逻辑思维强、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这就需要优质的教育来实现。在学校里,我看到了学校对孩子教育的理念、看到了领导力课程的深层次涵义,学校要培养的正是学习阅读力强、满满内动力的孩子。

3.自孩子入校开始学习以来,学习成绩在老师教导下提升很快。孩子们被老师重视,自信心很强,每次测试成绩都有提高。我现在给孩子打电话都不问学习情况,孩子主动和我们汇报,知道孩子学习生活非常非常好,我心里很高兴。我们会努力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

4.家长会一开始,王清群校长的讲话就给人以深深地触动,王校长是名校长、实干家,对他的事迹,以前就多有耳闻,印象深刻。王校长的到来,相信三小会又一次踏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年龄还比较小,对于上小学还是再上一年幼儿园这件事,我们两个家长自己也犹豫不决,最后是三小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优秀的师资配备让我们下定决心。入学两年来,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成长与进步历历在目,一切得益于学校宽松、严谨、和谐的校风和老师认真、踏实、创新的思想态度。通过这次家长会,我们对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进步的信心更大。

5.此外,学校设置的劳动课程还将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学习做简单的饭菜等,“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学校的德育教育也独具亮点,通过智慧教育系统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在校行为进行实时点评,家长可以同步收到德育点评的信息。“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进一步促进家校协同,真正把智慧校园运用到孩子成长中。”

究其原因和培养一名学生所需要的花费分不开关系,为什么说是学生而不是孩子呢?因为家长的这些花费主要集中在教育支出上,虽然如今的家长不愿意生三胎,但是对于学生的教育却半点也不忽视,就拿选择幼儿园来说吧,很多新手家长也是操碎了心。

这些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却常常忽略了家庭教育。多少父母把孩子送去学校,送去托管,送回老家,不曾好好陪孩子,却觉得已经尽责。多少家长把希望寄托于学校,以为通过学校的课程就能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再重要,也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塑造一个优秀儿童,至少要从六个方面出力: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因素。其中,家庭排在第一位。

但是后来私立学校也有很多家庭作业,孩子回来吃个早饭都要布置作业!小孩饭都没空吃,忙得很,最终也是让家长监督!哎!公、私立都试过了,还有其它“立”的学校吗?

孩子处于青春期,每天被圈在学校里那么多时间,全埋没在学习里,家似乎仅仅成了个睡觉的地方,缺少沟通和家庭分享对青春期孩子成长和亲子关系无益,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给孩子留出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每天能和家人一起分享各自的生活和感受,这是营造家庭氛围必不可少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