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强制戒网瘾学校如何弄

导语:“子不教,父之过”出自我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是自古以来中国的道德理念,但如今这一道德理念将上升为法律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孩子将来成才还是成犯,都跟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分析,《家庭教育令》与《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监护令》均是对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提出的法律刚性要求。不同之处在于,《家庭教育令》主要指向未能履行教育抚养和教养义务的家长,《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主要指向承担了家庭教育义务但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成长、导致孩子出现较为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家长。

面对厌学的孩子,许多家长采取了高压态势,开始强迫孩子学习,表面上,孩子是顺从了家长的意愿,其内心还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这种强迫的方式不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还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根源上找原因,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解决孩子厌学的途径。

本期《家庭教育专家说》南京太阳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宋岩老师将从自身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上千次经验中,教授广大家长朋友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父母关系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家长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孩子。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决定。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有共同的喜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同时,建议家长不要总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并对孩子产生严厉和苛刻的要求,因为,这是孩子产生叛逆心,厌学的主要原因,家长要时常关注新信息。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机制,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止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曾经接触过一位男生厌学,是因为他处于青春期,开始发育,他感觉到不好意思,每天早中晚都要洗澡,然后不想上学,天天迟到,被老师罚站,迟到多了老师也不让他上学,但是家长是不知道真实原因的,天天批评,唠叨,指责,结果孩子连门也不出,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我们,经过刘老师的沟通,原来是青春期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孩子心结打开了,然后正常上学,还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这孩子现在已经读大三了。

学习是艰苦的,然而又是快乐的,如何使上初中的孩子消除对学习的痛苦印象,认识到学习的快乐,当是家长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关键。初三学生厌学逃课和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初三孩子面临中考的关键时期,相对而言学习压力会非常重,而现在的孩子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比较差,这有可能是导致您孩子厌学不想上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孩子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差,贪玩,随着课程难度增加,学习紧张气氛加重,孩子就会想着逃避学习了

这是在我们身边经常听到的话题,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厌学,是因为太懒,但其实,孩子厌学的背后也有很多深层的原因,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