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发现专门收小孩叛逆的学校咋办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行为老师。6月15日,第四小学邀请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特邀讲师、知名家庭教育学者、新时代家长课堂主讲嘉宾、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心理指导中心高级顾问李慧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以“父母行为意识决定孩子未来”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颁发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证书》含金量最高该证书由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国培网)颁发,登录官网即可查询。此证书是具备从业资质的,可评职称或者申请营业资格证使用的。

引导健康社交。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假期是孩子接触社会、锻炼成长的良机,但“放养”不等于“放羊”,建议您了解孩子的假期线下活动,做到明去向、明归期、知同伴、知内容;了解孩子的线上活动,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不沉迷、防诈骗。

1.对于玩电子产品已上瘾的孩子,除了让孩子明白利害处,更多的需要家长柔情陪伴,帮助其发展新的兴趣爱好。我尤其记得小学要好的同桌,有段时间沉迷于电子游戏,她爸爸知道后,并未多加责怪,而是在她有空余的时间带着她玩羽毛球,就这样一来二去,在她爸爸的影响下,她爱上了羽毛球,从此有空余的时间都花在了羽毛球场上,慢慢地就将电子游戏抛在了脑后。后来她还成了羽毛球特长生。

2.虽然现在很多游戏都限制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会有办打破限制,很多学生刚开始的成绩可能不会影响,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在慢慢退步,而且孩子还配有电子产品,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沉迷其中。

3.到了大学,我们要自己决定学习时间,空闲时间多了,如果此刻自制力稍差,就容易沉迷于手机或电脑。手机和电脑其实是大学里的必备物品,无论是与学校、班级还是其他方面的沟通,我们都无避免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手机和电脑的功能,那就是接收信息和更好地学习。如果这些电子产品只是用来玩游戏和其他娱乐,我们会在一瞬间觉得时间不够用,感觉好像只玩了一会儿,但半天都过去了。长此以往,我们在这些毫无意义的娱乐活动中浪费了大量的美好时光,我们的学习被忽视了,这对我们的学习和未来有很大影响。

4.网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制力本身就比较差,长期盯着电子产品看,容易滋生严重的依赖,并且对视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还有学生会沉迷游戏,这都是比较大的危害。

5.一天复一天,孩子就能在不那么痛苦的情况下戒除低级快乐,面对那些还未沉迷于电子产品但有沉迷倾向的孩子,家长要和孩子“约三章”,并严格执行规定,不让孩子有撒娇撒泼来打破规定的机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危害非常大,首先对视力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另外有些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时,会分不清现实与虚构,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鼓励孩子呆在家中,让孩子出去玩更有利于孩子至少可以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所谓的“电子娃娃”就是指长期沉迷电子产品,深受电子产品的瘾,并且长期因为电子产品而屏蔽与外界人群的沟通交流,导致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社交以及各种想象力都出现问题的孩子,这一类孩子会和同龄孩子在各方面有所差距,长期的孤僻不社交,更会让孩子出现情绪暴躁,易怒,思想偏激等不良现象。

说实在的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很少有大把的机会能够玩到手机,而学生一旦完成考学任务了,到了大学里之后很少有人会管你玩手机玩电脑了。尤其是现在国家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等到了大学期间很有可能形成游戏玩家回流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靠在游戏上。所以说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是需要好好把控的,不应过分沉迷。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