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教育叛逆学校咋搞

过了几天时间后,或许是因为在幼儿园里认识了新的朋友,晓琳的孩子逐渐适应起来,而晓琳在和老师沟通时,偶然想到了孩子入园那天遇到的那个小男孩,就问道“为什么同样是第一天上学,有的孩子哭闹不止,有的孩子却能这么淡定呢”?孩子入园为什么会哭呢?这是一个叫做分离焦虑的家伙在作怪。孩子天生会对自己的主要照顾人产生依恋的情绪,这是他们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因而,熟悉的照顾人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安全基地,一旦孩子离开了这个安全基地,就会产生焦虑、害怕的情绪。

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在这里,首先感谢组织部和各位党校领导给我们一次更新观念、加深理论学校的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悉心教授辅导。通过学习,起到了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转变理念的作用,达到了思想上清醒,治上坚定的目的。同时在学习中进一步夯实治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改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

1.《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让阅读与作文双赢》一书中,很多孩子们开始也不愿意阅读,但是老师循循善诱,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爱上读书。

2.家长为孩子选择“补课班”一方面是自己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辅导孩子学习,但是又希望孩子成绩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想更好地利用好孩子的课余时间,多一点儿学习多一点儿进步,好的“补课班”不会完全“应试教育”,会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引导孩子爱上学习,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这样孩子的成绩自然而然会有提高。

3.顺壹顺德钟清辉儿童成长中心帮助孩子制定鼓励性规则,通过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同时,给予相应的鼓励或者奖励,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激发大脑多巴胺分泌,保持前额叶稳定,让孩子爱上学习。

4.然而在当前的K12体系里,教育以应试为导向,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者丹尼丝·波普曾经将这种学习称为“做学”,即孩子们在把“学习”当成一件事来做。在这种“做学”模式下,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更像是一个机器人:知识以指令的形式进入他们的大脑,他们直接把知识照搬到家庭作业、学校考试及标准化考试中。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学习。

5.一位语文名师说:在年级里面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喜欢看课外书的习惯。阅读并不仅仅是积累知识那么简单,阅读可以说是打开孩子智慧大门的钥匙。所以,要想孩子成绩好,首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梯度入园对孩子适应幼儿园非常有必要,很好地缓解了孩子的分离焦虑,也让爸爸妈妈们很好地缓解分离焦虑,不那么紧张。

阅读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更是家长的责任。如果能设定每天的读书时间,并且家长带头阅读,那么孩子也会更容易爱上阅读。

谈了行为习惯的养成,谈学习,我深知家长对谈养成不大喜欢;对谈学习倍感兴趣,因为养成遥遥无期,分数更接地气(学习),实际二者是相通的。谈学习有关学习方,思维训练,记忆秘诀,教育宝典等书籍资料浩如烟海,视频,讲座,报告风靡全国,我则认为这些方,秘诀,宝典没有多大的价值意义,说实话这些东西学到最后会让你找不着北,如果我再泛泛而谈的贩卖,真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从底层的深度,认识的高度对“学习”做三个方面的解析:学习本源解析;学习目的解析;学习过程解析。

第七,家长在晚上没有必要全程陪伴,但是家长必须得知道孩子是否在学习?还是在玩手机?是在磨洋工?还是真的精疲力尽后东倒西歪了?父母在后面偷偷观察孩子的时候,务必不要让孩子有察觉,因为就像孩子又害怕又讨厌班主任老师每天趴在后门检查谁不遵守纪律一样,这时候不能有任何负面情绪影响孩子。我大概半年前在家里两个屋子分别装了家庭摄像头,当时跟孩子打招唿说这就是为了防小偷的,实际上每天我都能够看几次孩子是否真的在学习了,还好孩子还是挺很听话的。另外我手机设置了每天只能玩三十分钟游戏,到时间这个游戏就不能启动了,以确保每天孩子娱乐的时间被限制住。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