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通报泉州鲤城叛逆训练营学校咋办

形成不良习惯,降低学习效率。沉痛的事实多次无情地证明,迷恋在网络虚拟世界,容易造成极端怯懦、孤独、偏执的不良性格;至少,即便是用于学习,也养成学生不愿意思考,急于求结果,忽略准确性,是深度有效率的学习的大敌。在这样被监视被监督的学校氛围中,孩子们能自主自觉学习吗?学习的内动力从何而来?老师看似在为学生好,为了他们能专心学习费尽心思,可谓用心良苦。可是,我怎么就觉得孩子们太可怜了呢?不被尊重的孩子被逼着去学习,怎么可能有强烈的求知欲?难怪那么多的孩子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

近日,国家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的危害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真的是百害无一利吗?

初中不管哪一门,对于没兴趣学的孩子来说都是难或最难的。想学好的方法可能有好多,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小学一定要重视“小学里的阅读黄金期!”。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支持孩子多看多种类型书。比如文学、历史、科普、百科、天文、思维、幻想、想象等等适合孩子看的类型书,同时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玩电子产品十分high,但尚未上瘾的孩子,一定要尽早提醒沉迷电子产品不是好事,并告诉其网络资源有利有弊,用得好就是利,可帮助学习,拓展知识储存,但为了视力健康,原则上一次使用不超过30分钟;不会利用而沉迷网络游戏则是弊,网络游戏的世界并非真实世界,沉迷后就定不下心来看书了,对学习无好处。

一个孩子,只有吃得锻炼身体的苦,才可能吃得学习的苦。只有身体锻炼强壮了,才能有足够的体能做支撑,学习起来才不会容易感觉累。只有学习不容易感觉累了,才能坐得住凳子,才可能培养出专注的学习习惯,才能够静下心来真正学进去的。

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手表电话、自备PAD等电子产品进校,家长可通过生活指导老师、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学生也可通过校园电话与家长联系。

良好生活习惯要培养。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监管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保障睡眠质量。

在日常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时常会接到关于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给游戏充值或打赏主播等大额消费的投诉,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家庭和谐。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时,应开启青少年模式,不要提供身份信息给孩子进行实名认证。管理好支付密码,定期对支付账户进行检查。同时,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消费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孩子沉迷游戏,发生大额游戏充值、打赏游戏主播等行为。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