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洛阳宜阳问题少年馆特训学校

我时常觉得,现在学校和家长都被迫忙于应付成绩,对品德教育不够重视。即使一些比较好的学校,似乎给孩子们传达的信息也是:成绩好、各种比赛表演夺冠、才艺证书多,这就是好孩子标配了。大家都忙于提升这些量化的、光鲜的、可被证明展示的能力。其实,人生很长,这些转眼就是浮云,其他那些被忽略的东西才是根本。这也成为学校跟家长汇报的重要指标。开家长会时,老师首先指向的满格笑脸条目对我说:这是孩子在学校的情绪,显然她很喜欢学校,对自己的情绪也很满意,因为她选了“非常快乐”。

我给他编了我小的时候不愿意去上学的事儿,哭得鼻涕都流到嘴巴里了,假装抱着孩子的胳膊,当我说出,“孩子,你比我强多了”的时候,他好像是有一点优越感的。

教育孩子的路,任重道远,学校有学校的职责,我们家长有家长的责任。唯有家校联手,一起携手努力,求真求实,才能至善至美!

一直学习超好的学生,上高一时,突然不愿意上学了。她几乎对所有的事物都追求完美,写出来的字看起来像是印刷体,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周校长:孩子的心理脆弱不只是一方的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当重视。作为学校而言,始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的课程设置、培养孩子自诊心理状况的能力等。

帮助孩子解决上学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操作方上常常倍感不足。比如,如何处理孩子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当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候,不知如何处理

多数父母很专断,总以为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从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感受,他们不愿听取孩子的意见,也不尊重孩子的想。

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越发激烈,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孩子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与此同时,家长们的经济负担也是越来越重,上学难以及上学贵变成了众多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