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发现孩子不听话全封闭管教学校咋搞

可是很多家长一听到他不想去学校,直接会想到「是不是孩子厌学」、「孩子怎么可以不想去学校」、「学校多好、多快乐,孩子们都喜欢去学校,你也得去学校」。与会者不约而同提到了父母在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时言传身教和陪伴的重要性。东北师范大学的于冬青课题组深入解读了《促进法》中关于家庭责任的内容,指出“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条款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情感性和互动性等特征,高质量陪伴可以在父母和孩子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

西南大学民商学院副院长张力教授指出,《家庭教育促进》的出台有望通过压实父母等监护人的育人“主体责任”,改变现今重未成年人学校教育,而相对忽视其家庭教育作用的失衡现状。

1.每个孩子一出生,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占2/3,从他出生的第一时间起,家庭教育就已经在无形中产生了。家庭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教育,因此会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说,想要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就必须经历连续、不间断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加具有连续性,家长是其终生的老师。

2.“《家庭教育促进》的出台,让父母更多地思考要把子女培养成什么人、怎样培养等问题。”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杨智钧认为,教育孩子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父母需要学习如何把握、引导、发展孩子们的兴趣和才能,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3.本学期,我校指导师除了在班级里开家长会时给予家长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的指导外,刘丹老师为高一全体家长进行了题为《父爱伴我成长》有关“父亲教育方式”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通过大量的事例和活动,和家长就家庭教育父亲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误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受到家长的好评。

4.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可以有效化解家长焦虑,目前国家正在就家庭教育促进征求意见,教育部也组织编写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共青团、基层社区抓好家庭教育规策的学习推广,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系统地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5.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的实施,家庭教育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但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家庭教育”课程仅仅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具体问题给出个性化指导建议,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无解决家长关心的“需要在家庭教育里完成什么”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教育部官网发文指明了“指导家庭教育“成为教育培训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出口之一,但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中国有5亿家庭,按照100个家庭配备一个家庭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来计算,需要500W个岗位才能满足需求。

活脱脱一副顽固子弟的表现,无奈之下,老师只有请家长到学校谈话。小姨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一听说老师请去学校就很紧张。更别提得知是为了孩子厌学的事情,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把孩子领回家后,当然免不了一顿指责。可是话还没说两句,孩子先爆发了。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学习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为何很多人都在谈家庭教育,但鲜少有人能做好家庭教育的原因。一旦掌握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诀窍,不仅对孩子好处多多,对父母也能起到醍醐灌顶之效。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逐渐提高,但碎片化的教育方学习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当孩子不断成长,家庭教育方面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据调查,有80%以上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家长为此焦虑并把希望寄托于学校的老师。绝大部分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和必要的教育经验,但他们渴望得到教育方,这需要老师给予家长们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而有效的是举考家庭教育讲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打击掉课外辅导学科类的情况下,又无限放大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原本家庭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从20%暴涨到80%。良好的家庭环境转而变成了孩子的起跑线,这个环境包括很广,夫妻双方对孩子对家庭的付出,父母对待工作学习的态度,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对待教育的方式方等等。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