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周口郸城封闭学校对叛逆的孩子有用

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只有孩子内心平静,才有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变得有远见卓识,成为优秀的人。双减”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缓解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但不可否认的是,家长群体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焦虑和迷茫。这些焦虑从何而来?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化解?近期,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和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主办的家庭教育大讲坛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icon教授、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首席专家赵石屏作为主讲嘉宾,和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分析这个问题,也给出具体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真正缓解焦虑,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朋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一会好朋友下课一起聊天玩游戏,朋友的陪伴会帮助孩子舒缓调节新环境的一些压力和焦虑。班级上有一位玩的来的好朋友,孩子也会自然的期盼去上学。

1.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入园前会变得更焦虑,担心嘱咐孩子的生活技能孩子记不住,担心孩子哭闹太厉害,担心孩子会生病,甚至还会担心孩子受欺负,或者交不到新朋友,有的家长因此引起焦虑,甚至是失眠。

2.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以比同龄人学到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就会选择让孩子提前上学,可是提前上学对孩子并没有好处,他们心智都不是很成熟,学习的效率也不会有多高。

3.很多家长出于爱孩子,假期里主动帮孩子做这做那,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会让孩子自理能力下降,而开学后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焦虑。

4.因此在开学前,家长就要让孩子执行上学期间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孩子才能适应开学的节奏。

5.青春期孩子的情绪非常勐烈,家长要能扛得住,并允许他们的情绪。如果能做到和孩子在他们的情绪里待一会儿,就是很棒的父母了。因为这要克服很多对孩子的担心和焦虑。但是,这就是孩子想要的,他们就是心情不好,就是想在这种状态呆一会儿,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处理方式。

当孩子因为妈妈怀二胎尿床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责怪孩子,等孩子出去上学或者去玩了及时地清洗尿床的被子和裤子。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从现在开始,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让孩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精神饱满地来上学,穿着整洁(不穿背心)来上学,从外表上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斗志,这对孩子的学习起着一种无形的暗示作用。

闺蜜最近经常找我诉苦,她儿子正在读初三,从初二下学期开始,突然感觉换了个孩子,变得情绪波动特别大,莫名其妙就暴躁起来,不爱跟家长讲话,一回家就关上房门,搞得她在家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就踩了雷;最近更是上演不去上学的戏码,全家上演“动作片”,但是打骂根本无效,其实我闺蜜家里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聊起青春期这仨字儿,几乎谈虎色变,群体焦虑。到底怎么和青春期孩子和睦共处,怎样了解他们支持他们,帮助孩子走过这个人生中最迷茫、最困难的时期?我推荐了她这本书:

后来,爸爸上网了解到,小霞可能患上了学校恐惧症,于是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和小霞的对话中,心理医生发现她是一个心思敏感而又要强的孩子,有些完美主义倾向。在心理医生的诱导之下,小霞终于委婉的道出了自己害怕上学的原因,原来她担心自己落下了两周的课,成绩会跟不上老师,同学会因此不喜欢自己了。她也很想念课堂,想念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们,但潜意识告诉自己,只有远离学校才能缓解焦虑情绪。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