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孩子叛逆学校好如何弄

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自觉学习和实际锻炼逐渐培养起来的,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孩子从幼儿园转向小学过程中,家长需要重视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往后的优秀品质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提高成功的概率,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孩子经常在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他们会有很大的心理满足感,同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他们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相反,总是经历失败会让孩子感到不开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父母应该不断鼓励孩子的成就,即使有一点进步。同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与乐趣,但由于孩子玩心大,部分家长又不加以控制,放任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加上疫情影响,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课的频率增加,视力也急剧下降。

1.看完这幅漫画,我受益匪浅。确实,现在有很多在天天玩手机的低头族,他们沉迷于许多电子产品,每天吃饭、睡觉、玩手机……活像一个依靠电子产品而生的“活死人”。他们向孩子带头示范,就不怕孩子走你们的老路吗?

2.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将让孩子受用终身。经开区要求学校引导家长,让学生放学回家后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引导家长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3.家长们醒醒吧,每天花1-2小时或者广场舞上照样不耽误你赚钱养家,同理,每天1-2小时玩游戏休闲娱乐的时间毁不了你家孩子,别再说你家孩子沉迷王者荣耀,1-2小时不足以让一个正常的孩子沉迷,你不给他足够时间的陪伴,他只能从游戏中寻找快乐。所以当你的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别再甩锅给电子产品或者游戏,甚至指名道姓说就是王者荣耀,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问题。

4.对于已经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父母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家长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不要直接批评,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引导。电子产品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可以在线学习,可以作为学习工具。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要把网络和手机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是责备训斥,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接纳和理解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以后,还需要学会引导孩子学会自控和把握时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爱玩手机,而是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

5.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视力健康普遍不能达标,关键原因就是从小接触了太多的电子产品。很多孩子对手机和平板电脑爱不释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游戏的吸引导致沉迷!

每次,我都组织了牛津树学习群,带着孩子一起打卡学习,给坚持打卡、认真学习的孩子发了奖。当然,奖品只是一种鼓励,我的初衷是,好书买回去千万别落灰,让孩子爱上阅读,英语水平切实得到提升。几次看下来效果比较理想,孩子们对牛津树也越读越喜欢——真不愧是经典的分级阅读宝藏。

何怡发医生表示,接近一半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同时有其他精神或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这些精神心理问题会加重孩子沉迷于游戏、使用电子产品。“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孩子有注意力缺陷,俗话叫‘多动症’,这些孩子由于在学习上或者人际交往上有一些困扰,就愿意沉迷于游戏或者电子产品。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要及时让专业人员帮助,把他的这些问题纠正了,孩子对游戏的沉迷也会减轻”。

我觉得这一点实在很值得大家去效仿,因为手机和电脑这些电子产品虽然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它们也真的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尤其是网游和短视频,让人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如失眠、焦虑、社恐、眼疾、颈椎病等等,所以大家真的应该尽量少用手机,特别是在工作、学习、家庭或朋友聚会、睡眠前一小时,多看纸质书,多陪陪家人朋友,没事早点睡觉,周末有空去爬爬山逛逛寺庙亲近大自然和佛门清净之地,很多烦恼和疾病通通烟消云散、不药自愈,身心愉悦,家庭幸福美满。

不可否认,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责任重大。有的家长将电子产品当成“电子保姆”,没有时间、精力陪孩子玩耍,或者孩子出现哭闹的情况,会主动递上电子设备,让电子设备替代自己看护;有的家长本身缺乏自律意识,不管孩子在不在身边,不停地玩自拍、刷视频、打游戏……孩子自然也有样学样,逐渐沉迷网络。家长缺乏引导监督,孩子难免耳濡目染。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