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叛逆期封闭学校咋办

我们现在似乎经常讨论,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抗挫力更弱了,一遇到点困难就轻言放弃,不愿尝试新的东西。这个轻言放弃、不愿尝试新的东西,其实就是:内在缺乏行动的动力。一些家长在交流育儿经验的时候,总是说自己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欢上学,一说到上学,就相当的敏感,其实每一个育儿的过程都是很艰辛的,那么孩子上不上学怎么办?那些已经成为过来人的家长们,有没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意见呢?因为孩子若是不喜欢上学的话,这个问题是相当的难办了。特训教育学校的专家们说了,遇到事情先不要慌,找到专业的机构,让专业的人士来帮你解决。

研究发现,所有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在13个月大时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减少。但是在孩子入园阶段,这种焦虑的程度又会上升。

如果孩子和家长都不再纠结于是否需要上学,不用再必须经历生死的博弈,木僵或者自残的折磨就可以接受不上学,从而另外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路的话,我们还有必要经年累月的承受抑郁症的痛苦和折磨吗?

这几年都在说认知、说思维模型,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认知的重要性。认知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或者高度,进而终身学习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标配。有终身学习观念的人假期肯定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

如果家长仅仅把希望寄托于延迟一年上学孩子就会变好,可能最终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还浪费了孩子一年的宝贵时间:

这是父母潜意识里对贫穷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把这种焦虑投射给孩子,希望孩子和他们一样体会窘迫的感觉,让孩子理解自己曾经的艰难。

我在这段时间学习到的是,完成长期项目中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整个项目拆分成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从而缓解来自项目的压力。此外还有批判性地看待所得参考信息的重要性,我需要考察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以及获得信息所采用的方是否让它适用于我的项目。

没办辅导孩子写作业,不能帮孩子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大部分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家长权威被挑战了,所以会加倍和孩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家长给不出好好学习究竟是怎样改变现有生活的,也无解决学习重要的理解,所以多半因为家长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只提出要求和目标,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去完成,导致亲子关系比较紧张。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无给孩子讲解,检查作业,那么就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和独立学习的品质。家长可以选择多和老师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在写作业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具体属于哪一类,经常和孩子沟通,安抚他们遇到难题时的挫败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