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蚌埠怀远孩子戒掉网络沉迷教育基地

“学校要配备家庭教育指导专(兼)职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要通过家长课程、父母大讲堂等方式,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辅导,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中小学(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要常态化开展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成一支热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

孩子处于青春期,无论身体还是心智的发展都不成熟,就连许多成年人都无绝对的控制自己,沉迷上瘾,更别说自控力比较弱的孩子们了。所以有些东西在一开始就不可以沾染的,不要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管理好孩子日常生活的习惯。

康丽颖特别强调说,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求同不存异”。“很多家长说自己每天吃完晚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写作业,然后给老师上传作业。这样的家庭,实际上变成了学校的另一间教室。”她认为家长要思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差别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多与老师沟通,多方寻求科学养育的专业知识和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指导,弥补自己依据个体经验或沿袭长辈教养方式的不足。

对于学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孩子的人际关系。如果孩子在期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下降,要及时了解原因,疏导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唤醒家长的家庭教育自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立法专家顾问罗爽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要做到“七个自觉”,即自觉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自觉落实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重视家庭建设,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自觉掌握和践行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自觉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自觉与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自觉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

这一桩桩案件的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中国家长在孩子金钱观方面教育的薄弱。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总是把金钱当成庸俗的象征,许多家长也因此不希望孩子养成过分看重金钱的习惯。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矫枉过正,让孩子对金钱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

因此,家长不必太担心。一切都应该遵守当地的教育策,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们不必惊慌失措。他们担心学习的难度太大,学习的负担会增加。无论策如何变化,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应该学好的知识。只有保持学习成绩的稳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策下稳步进步。

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攀比的行为,孩子一旦效仿后,养成了爱攀比的坏习惯,老师可能会对学生“另眼相看”,对未来成长会造成更大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行为习惯很难改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