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那里有叛逆学校读书咋办

对每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对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时间,保证充分足够地消化吸收营养和保持旺盛的食欲。同时,要根据孩子的食量给予适量的饭菜,并坚持要求他们顿顿吃完。千万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吃多,更不能依着孩子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饱一顿饥,然后用零食填补,这会影响下一顿的食欲。同时会养成任性浪费的不良习惯。长大后我们的时间观念总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以前晚上八九点钟是睡觉的截止线,如果自己还没有睡着,就会感到恐慌不安。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养成了熬夜通宵的习惯,凌晨一两点不睡觉的大有人在。

因此,对孩子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培养劳动习惯,已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亟需重视的课题。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逐步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指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父母应怎样指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呢?

我看过很多鼓励妈妈做“懒妈妈”的文章。大概意思是,不要管得太紧,放松点,孩子能自己变好。实在话,我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心里总不免焦虑担心。因为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学习习惯如果不盯得紧些,他们就立刻松懈,小学六年,其实一晃就过去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学习品质在态度方面聚焦于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与动力,在行为和习惯方面则关注儿童的注意力、专注力、目标性、合作性等,在学习方层面重视儿童的观察、探究、分享与展示等,这些学习品质的养成既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或重要领域,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学习质量与效能。

言传身教很重要,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妈妈不仅要告诉孩子怎么做,而且要立于先行。每天坚持训练,督促并先坚持21天,看孩子是否已养成“要事先做”的习惯。如果还没有养成“要事先做”的习惯,继续耐心坚持,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家长作为教师的伙伴,与老师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培养。疫情期间,学生们大多是在家,熟悉的环境下不免会自我放松,因此借助家长的力量进行班级管理显得格外重要。网课期间,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和班会,明确线上课的课堂要求,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根据课程进程,阶段性地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学习的状况,及时处理班级棘手问题。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会针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进行表扬,进行正向教育,有时候我们也会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其他年级的好榜样以正确引导本年级的学生,也让家长们了解到可借鉴的经验做,这样既可以正向引导学生又能够与家长分享教育方,何乐而不为呢?

火星位,主动,如果儿童房布置在火星位,多易引起孩子贪玩好动,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服管。而上学后也可能会养成不能认真听讲的习惯,影响将来的学业发展。

我们有很多父母都会主动关注孩子诸如学习、才艺等方面技能的训练,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在吃饭、穿衣、个人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养成,颇有一种厚彼薄此的感觉。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