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萍乡上栗叛逆青少年全封闭管教学校怎么办

作为一个过来人,特别能够体会孩子要上一年级,父母心里的焦虑。这种焦虑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担心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包括人际交往等等...《儿童情绪心理学》能识别孩子不良情绪信号,做“理智脑”型的家长,轻松化解孩子的哭闹、叛逆、愤怒、悲伤、焦虑等情绪。

个人认为,焦虑孩子的学习,焦虑教育环境,教育孩子升学,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自己在焦虑自己。家长本身要加强与孩子的亲子沟通。另一方面则是要对父母本身的家庭教育观念作出相应调整,引导父母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家庭教育。以下是和孩子一同商量制定的学习计划。让我们拭目以待,检其成果。本次专题讲座让我深有感触,体会如下:

1.学校把10月18—23日定为“惠民服务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惠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惠民服务站开展策咨询、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便民服务活动。

2.家庭教育促进的出台,不仅要求家长必须依带娃,还明确把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体。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父母还应当关注孩子的生理、智力尤其是心理的发展状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充分尊重孩子,强化家庭关系,改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难免遇到困境,各级府需要联合各级民、妇联、关工委、卫健等部门协同关爱、守住底线,确保基础性育人环境,为特殊群体的教育兜底。

3.“双减”策实施后,孩子居家时间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上周“双减”策家长培训会后,我特地留了一段时间让家长自由提问,着实发现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不少,有些还非常严重。如有的家长眼里唯有分数,管孩子十分严苛,把不断挑错和贬低当作激励方式;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别人;还有的家长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只要不打扰自己,孩子做什么都行……针对这些家庭教育的误区,借助中国教育报一些资深教育人士为家长们指点迷津。

4.家庭是孩子的***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其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人格能否完善发展。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和烦恼,是众多家庭的普遍现象,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才,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

5.学校教育一头连着孩子,一头连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在具体推进中,家校共育可不是一个人、一节课、一个活动的事儿。学校如何才能扮演好“指导师”的角色?如何才能让家长成为教育路上的铁杆“同盟军”?分享会上,5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案例,或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或提升教师学习力,或主动对家长进行教育价值的引领,唤醒家长的自主学习愿望,全方位为家庭教育赋能。

许多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父母不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要么无能为力,要么采用了不合适的教育方式应对孩子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化。如何解决这一家庭教育难题呢?疫情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波动,在这个特殊时期,居家成为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促进的实施主体是家长,父母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所以不要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不努力学习。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都是这些问题的责任主体。

为帮助家长破解“焦虑”,家庭教育促进草案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同时,家庭教育促进草案将公民、人和非人组织依设立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明确为“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这说明,立的目的是为了引领家庭教育回归本质。

在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时,要选拔责任心强的教干、教师负责,主要围绕家庭教育常识、青春期学生成长引导、亲子沟通技巧,隔代教育、家风建设等内容进行授课,提升家长对亲子教育的科学认知,推动家长参与教育过程,激发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动,助推家庭教育管理的科学性,降低“问题学生”和“留守儿童”比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把孩子变成才的地方;社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升华,是把孩子变成人才的地方;只有家校社共育,才能创造孩子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