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有孩子判逆学校在那里咋搞

但是在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两种比较特别的家长,一种是“过于佛系”的家长,另一种是“过于焦虑的家长“。佛系的家长,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顺其自然就好了,不需要做出特别的改变,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另外一种就是特别焦虑,帮孩子报了许许多多的培训班,期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在,等到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其实,婆婆也是个可伶人。公公去世的早,婆婆一个人供养三个孩子上学,还得操心孩子成家,又没有收入,家里的钱都是公公留下的,她很不容易。

如果让孩子学习起来有成就感呢?那孩子会不会爱上学习?世界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的求知欲排名在第五位,也就是说,学习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是一件非常能让人充实,有成就感的事情,这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

我们知道,孩子上学一方面是一个开发智力的过程,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如果孩子(特别是男孩)上学的年龄大一点,不仅在体力和智力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而且在同学中、在伙伴里,占有交流、交往和玩耍的优势,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是比较好的。

父母们可不要小看这三步哦,如果你们能与孩子一起连续坚持这样做,用不了多久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孩子已经开始爱上学习了.

上学,读书,本是孩子的事情,但不能因为他们是父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全都是父母的错。当然,这也不排除父母有溺爱的缘由。

然而,因为大家都“重视”教育,要早教。母亲们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里不按部就班地学习上述那些该学的正常内容,母亲和老师却偏要“过早、过量、过长时间”地让幼儿学起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打乱了正常的秩序,科学依据是什么?在幼儿园里,家长就开始忙着给孩子报班补课了,这样的学习有啥用?

针对“青少年阅读困难”的问题,BBC拍摄了一个纪录片,叫《重拾阅读》,记录了那些对阅读一点也不感兴趣的孩子,之后在帮助下慢慢爱上阅读的过程。

前人已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既能调动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它的意义是广泛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