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叛逆不肯去学校如何是好

我们无法消除孩子成长路上所有的焦虑,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安全的亲子关系,透过对孩子焦虑的共情、接纳,加强对孩子的信任,去引导孩子面对焦虑的方法。看了豪豪妈的做法,再回想当初我的儿子,也是开始不愿待在园里,婆婆和老师都说,你留下孩子走就行,他看不到你慢慢就好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我的孩子至今有强迫分离后的心理阴影,他总是担心妈妈离开或者哄骗他,怀疑这个世界。三年的幼儿园生涯,有几次儿子说不想再去了,可是我还是担心他形成逃学的习惯,硬是强拉硬拽把他送去,不管他的感受。我后悔了,后悔当初逼着儿子去上学。

每当听到未成年孩子遭欺凌,我们都感到怒不可遏,极其气愤,但似乎有只能唏嘘无奈,尤其是造成孩子伤亡事件,那就更让人痛心难过了。校园欺凌暴力,是所有人的话题,孩子万一有点啥事,对一个家庭来说,可以说是“天塌了”。

疫情复课期间,一旦孩子着凉,出现咳嗽、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可能会被禁止上学。如果在学校时期出现症状,还有可能被全班隔离。

或许,在这一问题上,情感比逻辑更有助于辨析。与其说,“他对我很好”是为暴力行为作辩护,不如说,它是受害者在应激反应下触发的一种自我保护。尽管,意识层面的自我保护实则无为受害者带去真正的庇护,但谁能说在身体遭受暴力的同时,心理层面的认知也轰然倒塌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②相反,当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很少会提到学校的事情,并且家长提到学校孩子也不情不愿多说什么,总是沉默寡言的,这样的情况则说明孩子在幼儿园多半过得也是不好的。

一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我们最错误的做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校园暴力当中,没有小事。每一件校园暴力事件都必须严肃处理,面对校园暴力时,我们首先一定要带学生去检查,先要检查下受害者的身体有没有问题。很多的校园暴力事件都没有公开,受害者往往独自承担,不敢告诉自己的老师、家长和同学。对于这类同学,我希望你们自己敢于站出来,向身边的人控诉暴力。除了让受害者自己说,我们的老师在校园内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如果学生的表现异常,老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向学生询问。校园暴力事件一旦发生,受害者一定不要心软,我们一定要拿起律来保护自己,不要对施暴者心慈手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第十四,三十五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给予处分,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会议强调,要全面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要抓紧抓牢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防范化解教育系统重大安全风险;要加强信访和维稳工作,强化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防范学生欺凌、校园暴力等学生伤害事件发生;要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学校基建项目的建设、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以及学生防交通事故等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记者吴青华)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