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分享攻略】叛逆教导孩子学校有办法吗

此次讲座的举办,引起了家长对于与孩子沟通的重视,更好地让家长意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目标是动力,关爱是基石,让家校共同筑起孩子的成功之路。一个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然而,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有的并不知道怎么科学教育孩子,有的又陷入拼命督促孩子学习之中,还有的依然信奉着“不打不成才”的家庭教育方式,更有甚者习惯了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2022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后,这对每个家庭意味着什么?2021年12月31日,记者采访佛山教育专家及家长,听听他们的看法。

你觉得学习语最大的门槛是什么?要我说,这最大的门槛其实也是最为基础的,那就是单词。好的开始自然后面的过程也相对好走一些,学习也是如此。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内容,是否每个单元都对应着很多个单词,其实这也说明了单词的重要性。

1.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使孩子愉快地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2.1、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如:认真听讲、安静作业(有的孩子到了初中依旧不能专心)、勤于打草稿、规范格式、勤做笔记、善于质疑、课前预习、独立思考、一题多解等等,这些习惯也许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明显,但是到了初一,立马就显示出强大的价值。

3.如果小区里有他的同班同学更好,可以相约一起去上学。当然最好这个孩子和你家不是同款分离焦虑娃。有玩伴一起,他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开开心心地一起进校门了。

4.分离焦虑是焦虑的一种,诱发孩子焦虑的环境不改变(你不舍得离开,焦虑源就一直存在),你的安慰实际上会变成撩拨孩子焦虑的催化剂。孩子的焦虑之火快要熄灭了,你再抱一下,重新回到第一阶段的焦虑爆发模式,孩子无进入下两个阶段,哭闹的时间就会越长。只要孩子的本能反应没有终止或满足,这种焦虑就会一直存在。

5.其实,真正对教育看中的,往往还是中产阶级和社会中层,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享受到了教育红利,为了更好地为孩子创造更上一层的人生阶梯,才会不遗余力地调整赛道,当然这还得是孩子也在不上不下的边缘。从孩子的角度分析,学霸和学渣从不焦虑,学霸的世界不在于教育,往往早早放眼对思想的规划。上学也不过是拿到更好的入场券;学渣更不是问题,往往再努力也无完成教育进阶,索性放任自己,身后事都交给家长去部署处理,自己也乐得清闲。还不如乘着这个期间在象牙塔中好好玩过几年。

并且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休息时间被家长强迫补习,造成了孩子厌学的心理。因此可见补习不一定就是在帮孩子,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得不偿失。

还要注重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不要让自己疲劳学习,疲劳学习,学习效果并不高效,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要保证充沛的精神,晚上保持优秀的睡眠,这样才能在白天学习时,有更充沛的精神学习。

4.不要给孩子制造焦虑。孩子们在轻松的状态下会有很强的控制感,控制感正是形成动机的关键因素。因此,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内疚或愤怒,不要过于情绪化。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表现得比他们更难过,更苦恼。

可能父母因为客观原因或者生活困难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味强迫孩子学习,日常有作文、语班,周日有钢琴、舞蹈班,假期有游泳、启智班,加在孩子身上的都是学习,很少玩耍甚至不玩,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最终早早辍学,甚至走上歧路。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