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临沂河东对叛逆期孩子学校

真的很体会这个时期的妈妈们,想想我家孩子,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小情绪不断。早上醒来的第一句话和下午放学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妈妈今天还上学吗?明天还上学吗?这让我每天都很焦虑,情不自禁地和他一起盼望双休的来临。小宝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因为孩子迟早是需要独立去上学的,早早让孩子知道有这样一个过程,等他们需要上学时,家长不会很难受,孩子也不会哭着找妈妈了。

家庭教育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其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人格能否完善发展。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和烦恼,是众多家庭的普遍现象,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才,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搞好家庭教育,不仅要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而且要有专业人才指导家庭教育更好地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新职业应运而生。

1.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在本中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式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品行和习惯。父母应该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采用亲自养育,加强亲自陪伴,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表现往往源于家庭、现于学校,家校合作是做好学生教育的内在需求。家庭和学校分属两个场地两种环境,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存在着客观制约,并且不同家长的知识储备、文化认知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形成了家校合作的“难为”之肘。但是二者的共同目标是高度一致的,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对学校寄予厚望,希望学校在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教育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家校合作的“可为”之处。怎样破除“难为”之肘,施行“可为”之措?

3.此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和认可,产生了很多共鸣;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校合作是必要的。家长学校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也为家长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拉近了家校距离,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更有章。我们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武安锦城民族小学小学会成为孩子们幸福健康、快乐成长的海洋。

4.现在很多学校在家校建设上措施比较多,但学校将共建范围扩大到社区后,如何让学校发展与让老百姓满意“双丰收”呢?我校在家校建设上,主要采取了建立家长学校、组织专家上门指导、建立家庭教育微信平台、评选优秀家风家庭等举措。学校与社区的共建主要是三个方面:

5.孩子只是孩子,有弱点不足是正常的,家长如果一贯用批评去否定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孩子容易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管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多于批评。有的家长说“孩子缺点多,只好多批评”,这不够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多,则孩子求知欲高;批评惩罚多,则孩子学习兴趣、求知欲都低。所以,尽可能用表扬的方去纠正孩子的不足。如孩子做作业分心,家长除了督促提醒外,要留心孩子的进步,哪怕孩子集中精力了五分钟,家长就要给予衷心的表扬夸奖,这样可以唤起孩子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控制自己分心。虽然下一次有可能反复,但只要家长耐心坚持,孩子就会在这个方面不断进步。

厌学的孩子初期有时候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孩子会借助头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的主诉获得父母更多的同情和关注。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家长们反响很好,都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们对家庭教育有新的知识,能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让孩子在“家”里学会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系好人生第一根鞋带,迈好人生的第一个脚步。

本次学术年会开展了名家分享家庭教育主题论坛和家庭教育一线工作者主题分享。年会围绕陶行知教育理论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新时期的家校社共育、“双减”策及家庭教育促进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未来影响等主题,为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从注重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承担、重点关注事项、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家庭文化等方面,要求监护人作出承诺,“倒逼”父母落实家庭教育监护职责。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