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潍坊昌邑被送到特训学校

开展此项调查有三方面的价值:其一,学生年满18岁进入大学意味着家庭教育的阶段性结束,父母也从孩子的主体责任人转变为身后注目人,从身边的直接关心转变为远程的间接关怀。在这个有转折意义的节点获得的原生家庭调查数据,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二,远离家乡和父母等因素,有利于学生对其原生家庭作出更为客观与公正的评价;其三,学习家庭教育与科学养育等相关内容后,学生评价自己接受的家庭教育时更为理性,对未来自己成为父母后的家庭教育也有借鉴意义。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在欧美发达地区,每300—5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家庭教育机构有700多家,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就形成了父母教育的理念,对父母自身教育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为此,很多培训指导师开始在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岗位培训工作。

家庭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完全靠府包揽是不够的,为此,“家庭教育草案”中也鼓励各方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邱祖凤认为,在这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教育、文化、民、妇联、团委等单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可建立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校、特殊群体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同时,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依托学校、剧院、社区等资源,办好固定的家长学校和家长学校流动课堂,充分利用高校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研究会等行业专家组成家庭教育教师骨干队伍,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2.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孩子厌学时有很多是因为自己的学习得不到肯定,学历有进步时,家长也没有给予表扬,还是会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时间长了,更不爱学习,所以家长要注意多多的表扬孩子,可以让孩子有更大的自信心,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学习。

《家庭教育促进》在家庭层面的责任主体很明确,除了孩子律意义上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还包括父母委托代为照护孩子的人,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其中当然更包括因离异或者分居不能跟孩子共同生活的爸爸或妈妈,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这是学生学习问题比较基础的问题,只要家长对孩子学习有足够重视,很好解决。只是有一点需要强调,学科知识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能出现知识的断层,进而出现偏科和厌学的问题。孩子学习上普遍的心理规律是,越会越愿意学,越不会越不愿意学。

“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必不可少的教育,它不仅影响孩子,也会影响其它家庭成员。”刘妈妈表示跟着智护计划学习家庭教育后,不仅自己更会教孩子了,连孩子爸爸也有了很大改变。

作为一个家长,可以用这四个目的和八项能力作为一个模板,来判断孩子的学校或者家庭教育计划是否提供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并在必要的时候改进。

他们能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学校教育是暂时性的,更能明确少年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有部分家长总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或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学校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言行、态度,都在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