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小孩叛逆想送到特殊学校咋搞

我曾接待过一个厌学的女孩,咨询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不是因为害怕学校或者讨厌学习而不去学校,真正的原因是她要保护妈妈,因为爸爸对妈妈有家暴,她在家时爸爸毕竟注意孩子在场,行为会收敛些。所以想解决孩子不上学的问题关键是要先解决她们家庭特别是爸爸的家暴问题。有的孩子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厌恶某门学科,或者认为学校老师不喜欢自己,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面对考试容易过度焦虑,一遇到考试就紧张不安;有的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孤僻、不合群,在学校没有朋友,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

据调查显示,我国近50%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现状亟需改变。近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家庭教育根本目标,推动“十四五”时期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1.父母在家庭教育担任重要角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再好的老师和学校都不能代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是中学生的本职工作,家长不需要学习,但是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果家长停滞不前,在面对思维活跃的中学生时就会觉得乏力,因此家长也应该保持终身学习,以适应时代的进步。

2.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能力培养有着深刻影响。毫不夸张的说,父母的言行教育,往往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基石。然而现实中,我国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短板,广大父母普遍缺乏育儿知识和经验,不懂得如何科学处理共性问题。特别是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频频暴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家庭教育指导师更是成为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3.第三,家庭教育的失衡,是学生走上邪路的直接原因。这主要是一些单亲再婚、重组、留守家庭的青少年,在家庭得不到温暖时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求,搞不好就会失足。比如,有的学校学生家庭多达百分之二十的离异家庭、外出打工家庭、再婚组合家庭。还有不和谐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的学生成长教育问题,也是人们应该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4.“目前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父母或监护人未正确履行家庭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或者侵害他人时,如何追究家长的律责任。按照草案目前的规定,公检可以训诫、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但草案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如果相关部门作出责令决定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然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拒绝接受指导,律并没有规定后续措施,责任出现了断裂,对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父母没有任何办,导致家庭教育指导没有任何权威、强制力,会在实践中造成困局。”苑宁宁说。

5.家庭教育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是谁践行科学的教育理念,谁做好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家庭的幸福指数就有了保证,孩子就会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学琴,本来就是一件长期的学习旅程,而且是比较磨炼人的苦差事。而且学琴的前两年,是一个启蒙的阶段,对于少儿来说,也是一个入门的阶段,如果学琴的过程是愉悦的,那么孩子可能会比较感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的过程比较枯燥无趣,且经常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数落,那么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出现厌学情绪,甚至是放弃学习。所以面对孩子对于钢琴学习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从教学方面找找原因。

?因此,***开设一个新兴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让我国的家庭教育更加正规、科学。据有关***权机构预测,我国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中至少需要50万名家庭教育咨询指导专业人员,家庭教育咨询指导行业将成为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热门行业之一。

孩子成长为技能型人才还是创造性人才,是在偏安一隅,还是去更大的空间闯出一片天地,甚至是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地球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基因和家长的自我进化。

针对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校主阵地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切实解决家庭教育中“育人理念不一致”“育人责任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难点和热点问题。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妇联要积极配合,组织家庭教育相关专家,研究建立课程标准,组织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为学校家庭教育课程提供科学指导。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