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教育叛逆孩子的学校有办法吗

各位家长朋友,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如果我们把教育比作一条长河,贯穿一个人的成长始终,那么家庭教育便是这条长河的源头。我校开办家长学校,就是为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家长们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一个合格家长的观念,让家长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形象,凝聚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有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案释法,让家长们明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每位家长都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让他们反思到,孩子犯罪,身为父母,在监管上存有重大过错。

这几件事看似各自独立,实则也有一定的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学生学习压力太大,以至于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当然,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保持合理的压力对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好处,但是必须要有底线,俗话说物极必反,当压力大到孩子无承受的时候,有些孩子可能会躺平,得过且过,不再努力。有些孩子可能会彻底放弃,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学,可能还会放纵自己,进而到虚拟的游戏世界里称王称帝,你没看到连一个校长都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你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如何能管控自己!最后,也是最可怕的,有个别孩子会自暴自弃,厌学进而厌世,走上不归路!

近年来各方媒体、报纸、微信文章等中提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怎样做好家长的策略,似乎当我们总结这些教育方法并按部就班地去实施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完美的家长。但和文章里的父母相比较,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觉得自己是不完美的家长。现在“应该如何让普通的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放心,而不是不断焦虑”是社会和教育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李钧雷教授表示在“完美家长”这个概念里,还包含了孩子的成绩这一个衡量标准,用它来反应完美的孩子从而过渡到完美的家长。而在家长和孩子的双重焦虑中,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其实是被束缚的。李教授认为如果有一个新的选择那便是“成为一个够好的家长和够好的孩子。”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子产品已经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让电子设备帮助孩子成长、沟通和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沉迷游戏等低质的休闲娱乐。

最后我想说:打压式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们而言已经不实用了,很有可能引起孩子们的逆反情绪,最后演变成厌学,难道你们没有发现吗?越给孩子报辅导越是对孩子进行打压,进行斥责,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家长的这种行为已经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了,若不及时转变自己的态度,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而过度沉迷于游戏不仅身体健康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学习和生活也会陷入困境当中,所以我们希望网络游戏能够迎来更强监管,让它发挥好休闲娱乐的作用,而不是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并且,疫情期特殊儿童生存现状的数据调研中,我们发现,专注力不足的特殊儿童由于减少出门,产生了明显记忆力衰退;部分特殊儿童疫情期间沉迷电子产品,与家长频繁产生冲突。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