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讨论】孩子叛逆找学校如何是好

2024-06-02 20:36:14   

根据研究显示,我们国家的小学生厌学率高于西方国家,主要原因是上学的时间早,心智发育的不成熟,因为3岁的孩子正处于对父母的依赖敏感期,如果家长不能做好分离焦虑的话,孩子入园之后内心会产生害怕、焦虑、压力等等,从而出现厌学的情况。厌学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最多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孩子承受不了,选择逃避。有些孩子在小学或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升入初中或高中后,学习内容、方法、环境等都变了,自己在班上不是名列前茅了,心理上不能承受挫折。这些孩子往往是从小一帆风顺,在家里、学校一直受到家人和老师的喜爱和呵护。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所以一遇到困难就受不了了。

多数的家长在解决孩子厌学的时候,采用的无非就这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唠叨让孩子回归学习,二是,通过家长的身份,强制让孩子学习,三是通过暴力教育方式,压制孩子,让孩子屈服,从而去学习。

许多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往往心里感到很难过,因为他们一怕老师批评,二怕同学看不起,三怕家长斥责。此时,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如果家长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孩子成绩的不理想,就可能会使原来就厌学的孩子对学习的希望彻底破灭;即使原来不厌学的孩子,也会因家长的斥责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科学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和安慰,鼓励是让孩子建立起信心、重新投入刻苦学习的唯一方法;安慰则可使孩子一时的难过和压力得以缓解。但是,鼓励和安慰孩子时,家长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然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使孩子理智地认识到应该怎样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不知道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对孩子抱有过多的期待、怀有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府、学校、社会没有形成指导、支持、服务、督促家庭教育积极有效开展的合力。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显示,30%以上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绝大部分家长遇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多靠自己解决。

调整家长的态度、观念。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背后的困难,多沟通,少批判。不要将自己的愉快,关注点全放在孩子身上,有自己的爱好、专长及非依赖孩子的愉快来源。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并不比以自己或夫妻为中心的父母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相反,成功的事业,和谐的夫妻关系,彼此信任、赞赏,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常是改变青少年厌学的一剂良药。

很多家长非常看重孩子的分数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孩子的分数,决定了孩子能否上好大学,但是更多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家长根本辅导不了孩子所以只能够对分数作出要求。

第三种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工作或孩子身体的原因,经常缺席兴趣班的课堂,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入初中后,突然发现孩子在升高中的这个门槛上会有问题,这时候家长就着急了,想尽一切办,给孩子创造进入重点高中的捷径,例如让孩子参加特长生的训练,足球、羽毛球、音乐、拳术等的问路,不惜高价花几万元去买乐器,然后在初三阶段突击补习语文、数学、语、物理和化学。

孩子心里的问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语言上的,一种是行为上的,比如有的孩子会把玩具拆的稀里哗啦,这正是孩子们通过观察现象认识本质,由结果去推知原因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把损坏的东西修好,并给孩子说明道理。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