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必看教程天津武清正规孩子叛逆训练营咋办

孩子对上专业管教青少年的学校是非常抗拒的,甚至连孩子爸都觉得没必要把孩子送进这些特殊的学校就读。因为我家孩子不是叛逆,只是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得不太独立,而孩子爸认为这些不独立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于是我给孩子爸举了个例子,告诉他孩子在家里一双袜子都没有洗过,甚至有时候还会撒娇让我帮他穿衣服,孩子爸这才觉得孩子的过度依赖确实有问题,开始主动帮我找起了专业管教青少年的学校。前不久,我收到了一条私信,有位小学生妈妈问我:“晴天妈妈,我又又被叫家长了!孩子总和老师不对路子,回家天天说不想去学校,这可该怎么办呀?”

家长们围绕“孩子不想上学,究竟有哪些原因?”“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那么好,但还能每天开开心心来上学?”“孩子不上学的原因背后,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孩子不上学,家长为什么会如此焦虑?焦虑的根源是什么?”“放眼孩子的一生,值得家长焦虑的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吗?”等问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言。

这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分的结果。二者的共同目标是育人,但具体职责却不同,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家规定课程体系的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则是做人的教育,通过陪伴孩子成长,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关注孩子的人格和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依托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但必须界定清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的职责,不能把家庭教育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现在的教育最大感受是辛苦,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睡眠越来越少,老师也跟着辛苦。家长不仅辛苦还焦虑,不少家长从孩子进幼儿园到参加高考,一直都在焦虑。学生为了进步吃苦是应该的,但老师、家长如此辛苦,且长期辛苦甚至焦虑,就不应该了。

学校的确有很多优秀的孩子,但是哪个学校都不缺这样的孩子,学校永远会宣传那些优秀的孩子,而对这些孩子忽略不计。

孩子焦虑烦躁,说明孩子内心有担忧,有压抑,有郁闷的情绪,甚至是愤怒暴躁的情绪。在找不到发泄攻击的对象,或者有但是不敢,这样就会表现出来焦虑和烦躁。

在家过了一个寒假,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紧张”甚至“排斥”,这都是正常的,并不能说明孩子是个不爱学习的坏孩子。家长作为孩子最依赖、最信任的人,要能够接纳这种负面情绪,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唯有父母正确体察到孩子的细腻敏感,才能建立起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附:另外,有些家长提起孩子早上不愿入园、或是晚上做梦不想上幼儿园的事情,这主要是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佯装不必为此担心,应该多鼓励他,关心他,多给孩子讲入园的好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