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盐城滨海青少年特训学校在哪里怎么办

15、平时看到的是积极、阳光的老师,根本没想到她孩子是这样的,能感受到她的力量,很不容易。当听到妈妈在说,一开始孩子挺高兴的去上学,高兴上学的时候,妈妈做了什么孩子愿意去上学?孩子做了什么,让她高兴去上学?家庭系统做了什么去上学的?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使孩子愉快地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遭到很多家长的反对。因为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上课的时候不就打瞌睡?

孩子不能融入集体,一定是有压力和焦虑,但是每个孩子的压力和焦虑源头都不一样,我们不能主观代入,一定要观察,观察看孩子在哪些具体的环节没有办法正常表现。

兴趣为什么属于次要因素呢?上面我打了引号,因为不论什么原因,低龄儿童体现出来的“兴趣”更多只是一种“好奇”,或者是因为身边耳濡目染的一些“模仿”行为。我个人认为兴趣真实的体现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坚持上课、练习、表演等行为。然而很多孩子在报班之后不久都会表现出一些“厌学”“抵触”等情绪。作为家长应该提早做好思想准备和应对方。

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提供正面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其作出积极的行为改变。孩子的坏情绪就更容易被消融,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被理解”和“被看见”,不需要大人高高在上的说教。之后,识别可能的担心和焦虑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孩子共同面对。问题虽然多,有家长的支持和陪伴,解决方法会更多。

有的时候,孩子的焦虑来源于父母的焦虑,所以父母应该保持自己冷静的态度,尤其是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要积极阳光地和孩子说笑,不要把送幼儿园当成负担。

我一直发现有一个现象,当妻子有段时间不焦虑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好一段时间。当妻子看到孩子没有做好又焦虑的时候,孩子又会逐渐变糟糕一段时间。每次碰到这个情况,我都直白的要求妻子不要焦虑,给她讲道理,但是妻子就是无做到不焦虑。我说过很多次,她要碰了南墙才回头,但其实她的回头都是彻底放弃。

小学的上下学时间跟成人的上下班时间是不一致的,他们放学早,上学晚,这就产生了一个麻烦:孩子放学了,父母没下班,接不了,父母要上班,孩子不到点,也送不了。学校门口的拥堵超出你想象,接送时间远超你预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