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女儿被送进特训学校怎么办

孩子生病后家长难免会焦虑,这时候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担心的心态会影响他们不敢去管教孩子,导致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遇到这样的事情,首先父母要去有技巧地引导孩子的行为,不要过分焦虑,不然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造成恶性循环。杨老师:双减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质量比较焦虑,家长该如何配合老师有效提升孩子学习质量呢?

为响应家长们的需求,从根源上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统一培训单位,面向全社会发起“2022年家庭教育指导”5天训练营!

1.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困难会患抑郁症,或者以此种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帮助孩子消除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焦虑情绪,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其实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所缺失的,恰恰也是最关键的一面,如果这一方面没有把控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这是一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律,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的律,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律。家庭教育不只是每个家庭的“小事”,更是受到国家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

从字里行间,我猜测孩子的抑郁症应该是来自学习压力。家长一直在焦虑,担心孩子的学习,无形中把这种焦虑变成了压力传达给了孩子,即便是孩子已经生病了,家长还在焦虑错过了会考,要不要提醒学习之类的,可想而知平时来自父母的压力有多大。此时,应该担心的是如何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而不是要高考了,要不要学习之类的。

针对部分家长家庭教育职责不清、家庭教育观念有误区、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授高亚兵建议相关部门开展“双减”策对家长影响的调查研究,为不同困惑类型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应包括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各自职责、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此外,家庭教育指导不能一味交给市场,也应做大公共服务蛋糕。《家庭教育促进》对此也有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应当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学校,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各司其职,协同推进,让家庭教育指导更多地体现其公益性,而非只是一门生意。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