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治疗叛逆少年学校有方法吗

第一句话叫做,“我看到”,后面加什么呢?叫描述式语言。为什么这么说,叫做我们要让孩子理解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看到描述的是具体,比如说今天给你们举个例子,马上期末考试了,如果你家孩子打了100分,你会怎么说?开心吗?你们都很开心。孩子打了100分是不是会说你太棒了?是不是大部分人都会说你太棒了。当然肯定还有一些已经学习过自我成长的,妈妈们会说法不太一样。我们这个时候讲,我看到就叫描述过程,我看到这个学期或者这段时间,你每天放学回家之后都认真的完成了你的作业,做好了笔记,进行了复习。所以你这次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把他当孩子看呗,不和他计较,不洗澡就不洗澡嘛(他习惯每天早上洗澡,不喜欢晚上洗),偶尔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

3、当自己想要为孩子做些什么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我这个想的背后,究竟是孩子真的需要,还是我的焦虑”,如果产生想的动机是“我的焦虑”,那就不要由着自己的焦虑;

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对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视,也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知识,但是他们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当看到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冷嘲热讽。比如孩子吃饭发出声音,他们会把孩子比作某种动物,孩子睡觉的时候打唿噜,他们会录下来放给孩子听。爸爸美其名曰,这是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给孩子施加影响,然而孩子却早早习得了嘲笑别人的习惯。

我不贩卖教育焦虑,也不是给家长制造焦虑。孩子是自己的,也是社会国家的。人才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人才也是各行各业都有的。每个孩子成长背后都是家长心血灌注,孩子教育方面,我还是主张多做少说,多帮助少打骂,多鼓励少批评。我们期待孩子们热爱读书学习,但是我们更期待孩子们健康成长,没有比身心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事情。

因材施教,是我面对三个孩子教育坚持的理念。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不一样,我会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与孩子作不同的交流、探讨和引导。“双减”政策一出,孩子的家庭作业减少,不允许学校老师要求家长签作业改作业……我也和孩子们对于“双减”作了交流和探讨,想了解一下孩子自身会怎样看待“双减”,他们对于自己学习有没有因为新政策而改观,因为教育的前提,我个人觉得必须要先了解人和事的性质。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利他教育的意义。

主动性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在心里就不想学习,即使去了补课班,也不好好听讲。家长可以每天言传身教,经常看书,孩子看到父母都在学习,也会跟着想去学习。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中产及中产以下阶层家长之所以对孩子的高考更焦虑,其实是生存焦虑的体现。这种焦虑,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恐惧。父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好大学,将来的生活才能轻松一点。这样想,似乎不错,但宏观地看则是不切实际的。关于工作、爱情、婚姻,父母已经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烦恼,孩子一样都不会少。

依赖成人照顾的孩子,单独在一个陌生环境中,容易引发家人与孩子的焦虑不安,尤其是容易焦虑、适应慢或有躯体疾病的孩子。若孩子感染需要接受隔离干预,条件许可下,尽可能与家人或其他熟悉的照顾者在一起。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无做到这点,父母可以预先与孩子做些稳定情绪的准备。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