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上海黄浦规的叛逆孩子学校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胜过平日的唠叨教育。老师的指导也是让我佩服的地方,不干预孩子的游戏,适时地介入游戏的指导,碰到了困难也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还解决不了的请朋友一起商量,这样孩子才能自主深入的进行游戏,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游戏的乐趣。得益于老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康宁才能不断健康成长,这不仅仅是身高、体重、年龄的增加,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好习惯的养成、心灵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园校协同努力。在儿童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可能原地踏步,也需要家长要端正心态,加强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第十八条,特别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1.所以,孩子步入初中后,学习成绩逐渐出现两极分化,尤其是初二以后,掌握了正确学习方的孩子,则成绩一路飙升,反之则一蹶不振!

2.来自北京大学的学霸吴贤峰给家长朋友们讲述“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永动机”,阅读=成长,多元阅读、超越阅读、碎片阅读;阅读≥知识,阅读使人快乐、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读书,为什么要精读?为什么要泛读?精读什么?泛读什么?阅读=陪伴,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好奇心,如何科学高效的阅读?如何营造读书的氛围?阅读为什么要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牛在哪里?这些细致入微的引导和方论,让孩子们迅速的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3.如果孩子顺利进入普高学习读书,那么家长在这一阶段就是正常跟进学生学习,注意孩子心态变化以及成绩波动努力做好后勤工作,积极陪伴孩子缓解孩子压力,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做出反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但与其让老师提醒,不如家长在家里也早早开始“让孩子对自己负责”的引导:比如让孩子自己盛饭,对自己的食量有大致的估计,教给孩子“膳食金字塔”的概念,学会均衡饮食。整理书包,学习,尤其要有“我的事情我负责”的概念,而不是在为父母而学、而做。具体来说:

5.而在还没有人准备教育实践工作的现在,家长和老师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还要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起跑线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适当的学习的话会对他们有帮助,但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

因此,阅读和学习不仅是接收信息和掌握技能,激发思考也是作用之一。逐渐养成习惯,有目的有方向地思考,不至于胡思乱想,就不会把自己的思维滑向无意义却有可能是忧虑的那一边。

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不要限制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能够让他更全面的发展。我知道很多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在孩子学习阶段,不让孩子去碰触自己喜欢的,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就制止孩子去发展爱好,这其实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我觉得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更好的去赞同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发展,去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发展,尽可能的打开孩子的一个视野。从小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在长大的过程中有利于他们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是推动孩子前进的一个动力。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死学习,而是要活学活用,再说兴趣也是在学习的范围之内的,有了兴趣,怎么可能不愿意去学习呢?

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绝不是其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家长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专业的合作者。我们的老师,则不能只要求家长去做什么,而要立足于希望家长和自己合作做些什么,要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构建家园共育的连心桥,其实只要孩子们每天高高兴兴的入园,安安全全的离园,学习中不断的有新的收获,能积极的和小伙伴游戏,懂得合作分享,这是我们老师、家长最大的心愿。

1、只拿学习成绩说话:我觉得几乎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了首位,这当然没错。但是,家长做什么事都与孩子的成绩挂钩,那就不好了。学习固然重要,孩子在学习上努力了尽力了。学到多少是多少。不会的可以在课后补。不能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就完全否定了孩子。这样,孩子的脑子里也就是成绩成绩父母父母。再也没有别的可想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