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特殊教育学校机构咋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俩坚信,只有父母做好榜样,孩子才有学习的标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教育中意义重大。为此,夫妻俩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第二:分析原因,如果是自己平时过于严厉,孩子担心害怕,那我就应该反思自己并且不断改正,毕竟孩子还小,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还未养成,我应该多一些耐心;如果是还害羞,我会告诉他,没关系的,让老师来帮助你,我们慢慢长大,就能够学会了。

在日常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偶尔会玩一玩网络游戏,因为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发泄作用,让心情变得愉悦。游戏具有现实生活中无塑造出的情景,玩游戏时,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打怪”或者“交友”。我想,大部分和我一样大的学生不会因为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把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混淆的只是极个别案例,只要适可而止,玩游戏能很好地诠释“劳逸结合”,甚至可以事半功倍。

1.感受过真实世界的宏大和刺激了,游戏还算个啥!真实世界的感受不仅通过听觉视觉,更重要的还有通过触觉沉浸其中去感受这个世界,这种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刺激,比单纯的依靠听觉视觉的电子产品和游戏有意思得多,这样他就不一定沉迷在通过电子产品和游戏去接受世界的方式,因为他发现真实世界有意思的多啊!

2.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引导学生放学开展各类体育和艺术课外活动、阅读活动、家庭劳动。推进研学实践教育,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预防和解决网络沉迷。

3.专家还称,手机一定要适度地去管控,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手机这些电子产品,并非科技本身的错,是在于父母的引导。怎么让孩子能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用得好,才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4.我们同期的同学,有的早早谈恋爱去校外同居,有的沉迷于网络日以继夜,有的沉迷于健身不能自拔,更有的沉迷于苍老师精疲力尽,甚至有的沉迷于PC的,省吃俭用,甚至发传单打小工赚钱只为一周保证一次以上的,你能相信?

5.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不利于孩子们的视力,而且碎片化、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也不利于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完善健康的人格。《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报告称,过度沉迷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的认知能力,如语言能力、记忆力和任务完成能力下降。

家庭教育也是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让孩子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培养,帮孩子养成爱国爱家、向善向上、诚实文明、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遵守规则、爱护公物等优良品质。要发挥老年人阅历广、见识多的优势,多给孩子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家族家乡发展史。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和劳动教育,多进行户外游戏与健身活动,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重视孩子的民俗教育和方言传授,并重视孩子的“食育”,均衡营养,改变高油高糖、过度精细等不良饮食习惯。

网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制力本身就比较差,长期盯着电子产品看,容易滋生严重的依赖,并且对视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还有学生会沉迷游戏,这都是比较大的危害。

我觉得应该把教育失败归到家长身上,现在的家长压力都很大,工作一天了回到家里是非常累了,回到家孩子想和父母一起玩,但是父母很累,为了让孩子自己玩自己可以休息一会,就会把自己的手机给孩子,以至于孩子早早地就接触了电子产品,不能自拔。

我大学时有舍友沉迷于电子产品,对手机如数家珍,在大学还是忍着不浪费父母的钱,毕业工作几年后他说买了几十个手机来玩,估计当年也是忍得很辛苦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