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是否有教育管教小孩的学校咋搞

入园焦虑而产生压力值的不止是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许多家长感觉不到自己的焦虑,但在日常说话中就会不自觉的经常说,你吃饭这么慢,上幼儿园怎么办啊?你裤子都提不好,上幼儿园谁给你提呀?你动不动就哭,上幼儿园谁来哄你呢?无形之中,把你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衡量孩子是否要到幼儿园上学有两大主要标准,第一:孩子的行为是否能够被幼儿园所接受。第二:孩子是否能够在幼儿园的环境下习得技能。问题行为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到幼儿园,而孩子语言、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融合程度。孩子的能力水平越高越容易融入幼儿园,相反则越难。

以及曾有家长像我反应,孩子在学校彬彬有礼,但在家中却又是另一个样子,敢像家人放狠话,耍小情绪……同时我们还发现有一个孩子只要姥姥来送上学必定要哭闹一番不想上学要姥姥,但其他家人接送就很正常……

1.很多家长给给孩子做上学前的心理建设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向孩子去展示校园里各种美好的东西,就连孩子看的有关绘本里也都是种种美好的描述。有趣的课堂、一大堆可以玩耍的好朋友,好吃的饭菜,游乐场一样的娱乐设施等等。

2.文中的家庭由于孩子过多,家庭各个方面的开销都是别人正常家庭的几倍,而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更是难以做到公平,往往这个孩子能上学,那个孩子就没上学。

3.孩子身体方面的疾病。比如家族遗传疾病、孩子过敏症、孩子特殊忌口的食物等。这类事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必须告诉了老师,让老师在孩子上学上课的时候加以适当保护。

4.原来这个女孩觉得学校要求太严,既不让涂口红,又不让染头发,还不让拿手机,所有这些,她都受不了,不想再受这个约束。家长说这是学校的制度,不是针对她一人,但是孩子说如果要让她上学,就得给她手机。还没等我张口说话,家长竟然一口答应下来,我顿时无语。

5.比如在尼泊尔的一个小村子里,孩子们每天上学都要过一条没有桥的河,河上只有一根铁索,铁索下是一个铁框,几个孩子坐在铁框里,几个孩子站在铁索上推着铁框前进,下面就是滔滔河水。一切都靠孩子们自己的努力。

接纳并理解孩子的焦虑情绪。“我知道你很难过,我知道你想哭,想哭就哭出来吧”……用这样的语言来安慰孩子。而不是说“别的孩子都不哭,怎么就你哭”“在哭我就不来接你了”“好吧,别哭了,你不哭明天我们就不去幼儿园了,但是今天要去”等等,来压制孩子的情绪或者通过妥协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一旦体会到大人的焦虑,他就会采用变本加厉的哭闹方式,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这样做爸妈就会妥协。

生出来怎么样?靠你儿子那工资?我结婚是过日子的,不是生孩子的!自打女儿半岁婆婆就开始催,现在我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孩子上学的钱还没着落,就催着生,生出来喝西北风?

开学前学校都会发出通知给家长,提醒孩子上学时间、注意事项等,家长从今天开始和孩子交流这次开学后学校生活会有哪些变化,哪些变化是孩子期待的,哪些是孩子不喜欢的,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应对。

漫长的暑假里,家长们对孩子的约束减轻了,孩子们熬夜玩耍、暴饮暴食是常见的事情,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要一下子去适应上学的节奏是很困难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