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少年军事化学校有办法吗

对儿童来说,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亲子关系。家长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都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彼此信任包容的亲子关系,也是让孩子快乐学习的关键因素。加强家庭教育相关学习。家长要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可借助“惠家教APP”学习平台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也可自行进行相关平台的学习。要避免错误思想,不指望老一套教子经验来教子育女,摒弃将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的错误做法。

虽然说大部份的特训学校差不多,都是以针对孩子早恋、叛逆、厌学、网瘾等问题创办的,但是现在的特训学校,很多并不正规,老师专业素质也良莠不齐,甚至有的是依靠强迫手段来使学生们达到服从的目的。还有以前曝光的,因孩子在学校受非人的折磨而恨透父母等。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特训学校时没有选好的原因。父母没有选择好的特训学校,才会造成孩子学没有效果或者是叛逆程度增加。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写作业被父母说了几句跳楼,被老师批评跳楼,没有玩游戏也跳楼……虽然孩子们自杀的原因看上去各不相同,但他们从天真无邪到最后轻生的人生足迹却是出奇的一致:第一步,受压→第二步,厌学→第三步,焦虑→第四步,抑郁→第五步,轻生。

第二,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溺爱纵容。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无条件地满足和嘉奖,即便做错了事,也从不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或者以孩子年龄还小来逃避责任。

厌学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厌学有形式多样的深层原因。学不会、记不住、没兴趣、老师讲的不好、同学欺负、怕考试……厌学的孩子们会有一堆的理由拿出来。其实,还有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较弱,缺乏自信与梦想。目前无论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虽然倡导素质教育,部分家长和老师还是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和名次,以至于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同时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忽略了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优良品格的塑造。孩子的梦想都变成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不能再吃苦受罪”了。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导。孩子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孩子从好成绩变成不好的成绩,这是需要干预引导的,要帮助他将学习成绩提上去。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孩子交朋友不务正业,也是必须制止的。但是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交上不良朋友也定有其原因,我们要通过交不良朋友、成绩下降这个事件,来了解孩子背后厌学的真正原因。

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更不懂怎样走进孩子的心,依旧是“惩罚,命令”等所谓为了孩子好,自认为够爱孩子。那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心理变化后又该如何进行沟通才能让他们能跟父母谈在一起?面对孩子学习成绩落后甚至厌学背后的原因?怎么处理青春期孩子玩游戏情况?怎么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如何了解和重视青春期孩子的情绪问题?他们的人际关系又该如何相处?一些特殊情况的青春期孩子的处理方,比如关于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如果家庭出现离婚情况该如何跟他说,留守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又该怎么面对和解决?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