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少儿特训营咋搞

1.独立意识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学学习模式为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要自主完成个人事务,如: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入厕、如在学校就餐自己吃饭等。教育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先想办法解决,不能克服的困难要告诉老师。家长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一定不要刻意死板的去教孩子,尽量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会察觉孩子的心理特点,带着兴趣去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

我个人认为,其实导致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就只有一个:?如果孩子觉得他压力好大,他觉得没有办符合爸爸妈妈的期待,没有办符合老师的期待,那么他就会有厌学的情绪产生,就会慢慢不再愿意去学校。

1.当父母与老师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厌学等学习障碍的表现背后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如果一味运用责备、挑剔、打骂或者放纵的方式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学习功能正确评估,不焦不躁,认清孩子发病症状,制定科学的干预方式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启动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机;

2.每个因为厌学来咨询室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无忽视的原因。对待厌学这件事,急不得,厌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先别急着骂他“懒”“矫情”,先看看到底怎么了?

3.也许有些父母认识不到这种打击对于孩子的伤害。可是,如果说起厌学,恐怕很多父母就会重视起来了吧?实际上,很多孩子厌学、不爱学习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他们失去了好奇心以及探索欲,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动力。

4.这意味着老师不准针对任何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差或者其他原因,刻意孤立学生,不得长期的将学生安排坐在最后一排,不得公开嘲笑孩子的成绩或其他i行为,造成孩子因为压力产生疏离同学和厌学情绪。

5.在一些父母和孩子关系较疏远冷淡的家庭中,孩子会感到被父母忽视。这样的孩子可能为吸引父母的关注而表现出问题行为,如不愿去上学在学校中不遵守纪律成绩不佳等。研究表明,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如主要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旁系亲友如姑姑姨妈等抚养的孩子)非独生子女,均与厌学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关。非独生子家庭孩子得到的关注会减少,孩子会感到失落挫败,有情绪困扰,同时没有家长课后指导,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02我不学习你们才重视。

中国梦想教育思想创立者陈武民老师在线下家庭教育公益课《中国父母力量》现场说过: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让孩子对学习保持良好的感受,感受是第一学习力,切忌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唠叨,责备,辱骂,甚至丢掉孩子的书等!逼着孩子去学习辅导班就等于告诉孩子学习是无赖的!要让孩子像玩一样学习!这就是家长需要修炼的本领了!

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不要打骂甚至讽刺孩子,那样只能让他更加逆反。而是应该耐心和他沟通,并且去学校询问老师,摸清楚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在学校受欺负了?还是成绩太差学不会?只有了解清楚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才能进行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孩子逃学、厌学都有一些具体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基础差,怎样用功学习也赶不上去,干脆不想学了;对于这类学习基础差的孩子,要在校内和家里抓紧“补课”,尽快使孩子补齐漏洞。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当我们遇到孩子厌学,叛逆不听话等问题时,都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这比天天盯着孩子学习要强100倍。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