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青少年厌学矫正学校怎么解决

校园凌霸的例子有很多,这也导致了我们父母很担心孩子在校园里的情况,担心孩子会不会受到校园凌霸。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容易遭受校园凌霸呢?抵制校园霸凌。孤立、侮辱、群殴、性骚扰、散布谣言……校园霸凌事件不时刺痛人们的神经。霸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多重伤害就如霸凌本身,持续循环而难以磨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经常被霸凌的孩子在学校感觉难以融入的几率是其他学生3倍,逃课的可能性则是2倍。有些欺凌是长期性的,有些是短暂的。欺凌行为表现多样,除身体伤害、语言侮辱、社交孤立等方式外,通过网络散播谣言图片、随意披露他人隐私等形式,致伤害后果严重、持续时间长,而且不是每个孩子被欺负时都会告诉老师和家长,往往在曝光或者引发严重后果才引起重视。

孩子上学之后,他们面对的场景会更多元化,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防范意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就像撒贝宁所说:这事就得父母教。

我有一位朋友是做校园霸凌干预工作的。她接触的校园霸凌案件当中,有一位案主是一名小学女生,当家长找到我的朋友去支持孩子时,孩子已经陷入了一种很深的抑郁。因为她长得很漂亮,遭到同学嫉妒,散播一些关于她不检点的谣言。被荡妇羞辱压迫的不仅仅是成年女性,未成年女性也深受其害。正是这种在整个社会当中弥漫着的荡妇羞辱,让房思琪们在受到性侵害后,无法向外求助。这种现象也造就了更多的性暴力实施者,因为ta们知道,对于「荡妇羞辱」的恐惧,能够让大部分女性闭嘴就范。

在即将上学的孩子心目中,学校是一个何等神奇的地方;那些带着眼镜的教师,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呀!家长要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培养他们对学校的渴慕之情。

4月6日至8日,泗县长沟镇中心学校东校区多措并举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上安全教育课、观看校园欺凌教育视频、宣传栏展示、画手抄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及家长宣传了“什么是欺凌”、“怎样预防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等方面知识,并让学生反思自己身边是否存在校园欺凌的现象,引导学生要敢于向校园暴力说“不”。

孩子的妈妈工作也很忙,孩子没上学的时候,经常跟孩子玩一个小游戏,就是看到路边有趣的图案,天上造型特殊的云朵,两个人就一起猜,像什么字?

排斥上学是孩子最常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还小的时候,去上学的动力更多的是有相识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一起度过这段时间。有的时候玩得好的小伙伴生病没来上学,回家都会念叨他怎么生病还没好,还不回来上学。

小编认为若是发现孩子有磨蹭的习惯,父母需要从小帮他们纠正。一旦长大了,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改掉。做事磨蹭真的很不好,无论上学还是以后上班都会为自己带来麻烦,没有哪个单位愿意用做事磨磨蹭蹭半天都做不好的人。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