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信阳平桥有没有叛逆孩子上的学校有方法吗

安龙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聚众斗殴案件中发现,两名涉罪未成年人监护人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管教,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孩子不能正确明辨是非,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在孩子身上,最终发展成诸多问题。针对此情况,检察官向家长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监护人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师大特聘教授孙云晓,分享了“4成父母感慨不会辅导孩子作业”的调研数据。

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并没有家长想的那么复杂,他们开心或难过,喜欢或厌嫌都会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孩子厌学并不代表孩子变了,孩子的成绩下降,不代表孩子最近一定是贪玩了。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问题。作为家长,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是接过这块毛坯进行继续加工的,从家庭,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这已是第四棒,在学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过程中,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无意中会压抑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哭花了脸会很难看,或者哭了就不是男子汉等等。压抑孩子表达情绪的结果,就是孩子最终会以一种强烈或者具有破坏性的形式而爆发出来。这种爆发,第一次一般是在孩子11岁-12岁的时候,第二次是18岁左右,第三次是25-26岁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就失控、无管教,甚至孩子有厌学、迷恋网络游戏等等行为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罗爽认为,对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领域存在“丧偶式育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父母育儿焦虑、城乡间和地区间家庭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亟待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需求增长明显。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为帮助家长能够用健康的心态投入家庭教育,用正确的方实施家庭教育,鹤岗市与平房区教育局“家校共育联盟”联合举办了家庭教育讲座。

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主任马静说,开学后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了厌学、精力不集中、焦虑等问题,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陪伴和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一味地指责孩子,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进行区分,家庭教育应该尽量去应试化,提供应试教育之外的内容,核心是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更好的自我实现。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