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绍兴越城叛逆少年管教所

孩子会焦虑,而且比例还不小。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从被父母呵护备至的小宝宝,到需要去和同龄孩子社交,到了学龄左右,甚至开始会有想达成我们的部分预期的想法,而这些都是产生焦虑的土壤。与其这样,家长不如想办法改变学生的思想,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哪些重要性,可以通过举例子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身边真实的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例子,让学生对学习成绩优异产生向往,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重视学习。

很多家长在得知教育部的明确回应后,都纷纷表示很理解他们的决定,因为这种策是不会随意改动的。那为何有些家长却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点上学呢?

家长不要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等等。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王小利强调,能将孩子厌学和心理问题关联上的家长,已经非常难得。有的父母,面对不愿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地斥责、批评,让孩子的病情加重。

这次培训,我见识了优秀教师的风采,见识了“三四五高效课堂”的四种模式,真正是“学然后知不足”,更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

现在我会想:上天安排一个这样的孩子来到我的生活中,与其他孩子有不一样的地方,也许需要我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就像爱因斯坦妈妈那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吧,始终要去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她自己的使命,今天不上学,也许她需要时时间来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今天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到了最后家长忍无可忍,对着孩子发火,即便能勉强孩子暂时听话,可是孩子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情不愿的,做起事情来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生活太好了,质量太高了,大人都没试过的东西他都试过了。以为一直都是这样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习,不好玩,还费脑,提不起一点儿兴趣。完全不懂得,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后就想怎么过生活怎么过。毕竟现在生活都好了,不需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努力和争取,就拥有了全部,家里条件好的,还出生就已经父母给买了房子,大把存款等着去继承。生活的美好,完全通过痛苦的上学反映出来。基本人都是喜欢呆舒适圈的,孩子觉得不上学就很舒适吖。不丑吃的穿的玩的,哭闹一下,啥都有了。那为什么还要上学???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