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青岛即墨叛逆孩子训练营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终身学习更是不可或缺。”叶强认为,从孩子的出生到成家,处处有家庭教育保驾护航。即使在孩子长大后,家庭教育依然发挥着作用。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可以帮助家长持续地观察孩子的优缺点,适时进行教育,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孩子成才不仅仅是家庭的愿望,更是国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学好《家庭教育促进法》,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从现在做起。

家长们都想要一个体质健康的宝宝,但有些孩子平时挑食、偏食严重,导致家长们很担忧。造成幼儿挑食、偏食的原因有多种:

我们首先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十种教养态度各说明什么问题,同时根据家庭教育问卷统计的数字向家长揭示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尤其对孝与自立部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次我们向家长讲授方面应掌握哪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对家庭教育进行改进的建议。为了使家长学习方便,定期召开座谈会,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经验,实现了家长的自我教育,使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接触到以前从未听到的新鲜事物。通过反思开始对原有的教育观念进行自我批判。于是,对现代家庭教育观、人才观、子女观有了初步认识,为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实现家庭对孝与自立精神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进入高三的学生,年龄步入了成人,但心智并不成熟,即将步入社会的他们不仅需要情商更需要逆商的培养,本次家长会,我和家长除了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各种问题,更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尤其是面对更广阔的大学生活及迈入社会需做好的心理准备,不仅培养孩子的情商,更要去引导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遇到逆境怎么看待,怎么处理,拥有逆商需要具备掌控力,需要担当力,正确看待影响度,调整逆境的持续性,会议中我就学生的成绩和平日表现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教育不只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家长一定要参与到教育中去,自身也要不断提高。

二、家庭教育。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家庭教育。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在议论:我们不懂教育,让懂教育的老师来教育孩子就好了。这种观念完完全全就是逃避责任。孩子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社交能力,但是一切学习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于家庭有没有给孩子培养和养成良好的性格与习惯。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抑郁、自卑、厌学、逆反等现象高发,自杀、自残等行为屡见报端,主要是因为当下很多学校的教育仍是“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分数即真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级部门虽然很重视,但具体到一线学校,心理健康被边缘化,很多学校心理健康室形同虚设,一切只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做一些形式主义上的东西;孩子缺乏社会经验,心智尚未成熟,容易陷入精神误区,有可能老师或家长一个无意的眼神动作,就会让孩子心灵受到创伤;整个社会缺乏对家长心理健康的教育,通俗的讲就是不是所有成年人一结婚生孩子就能胜任家长的角色的,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往往来源于家长心理不健康的家庭。

“初中阶段没有太多的排解方式,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好,体育、音乐、美术都行,会对情绪有极好的疏导作用。”任凯提醒家长,孩子的自伤行为,同时也是求助的信号。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无缘无故”多了一些伤口,可以先评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如果能够实现良性沟通,也可以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多倾听,少评价。

关于孩子学习成绩的问题,总会成为家长最焦虑的地方,很多家长总是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但效果却不明显,根本原因就是家长忽略了孩子某种能力,甚至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阅读以及理解能力。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